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稿件
十年花開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23-10-23 11:38:00 來源:環球人物網-《環球人物》雜志 作者:田亮
大號 中號 小號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22年8月7日,希臘,鳥瞰視角下的比雷埃夫斯港,大型貨輪、帆船停靠在碼頭上,裝卸集裝箱和貨物。
  今年9月11日至10月13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五十四屆會議上,“一帶一路”成為熱門話題。
  中國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向與會的外國人士介紹了“一帶一路”與人權改善的相關情況:“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已開展3000多個務實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為共建國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使數以千萬計的當地民眾擺脫貧困。這激發了與會人士的強烈共鳴,不少外國人士饒有興趣地向中國專家學者提問。瑞士媒體俱樂部副主席、資深聯合國注冊記者卡特琳娜·菲安康—博孔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其核心宗旨是合作謀發展。
  “一帶一路”萬里長,一點一滴暖心腸。豐碩成果的取得,靠的是一個個項目的日夜兼程,特別是一個個標志性項目的強勁帶動。
  “‘新生’的起點”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簡稱比港)位于希臘首都雅典西南約10公里處,處于薩羅尼科斯灣懷抱中,屬于天然良港,全年無任何災害性天氣,不受潮汐和潮流影響,碼頭航道和泊位均為自然水深,沒有淤塞現象,常年無須疏浚。早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的絲綢就已經由斯基泰人通過海路運到鼎盛時期的比港,再銷往希臘各地。
  然而,2009年底,希臘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千年比港遭受巨額虧損。據管理人員回憶,當時設備老舊不堪,得不到及時維修保養,靠港船舶因裝卸不力嚴重滯留,港口門口卡車堵塞長達5公里,絕大部分船東棄港而去。“一條船卸到剩一兩個箱子,設備突然就壞了,船開不走,急死你,外面的船還在等著,船東還要找你索賠,那是超乎想象的巨大壓力。”
  2010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以下簡稱中遠)正式參與比港運營,改善港口基礎設施條件,提升碼頭作業效率,引入現代化管理體系……給港口注入蓬勃生機。后來,每天進出港的上千個集裝箱,平均10分鐘就能提走。
  2014年7月,前往拉美四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過境訪問希臘羅德島,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專程前來會面。帕普利亞斯是希臘德高望重的政治家,時年85歲,滿頭白發,走路時身體向前微傾。比港建設與經營成為兩國領導人的重要議題。
  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政府鼓勵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到希臘投資興業,經營好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等項目,打造互利合作的樣板。帕普利亞斯表示,我堅信,支持中國就是支持世界多極化,就是支持和平與發展的力量,歡迎中國公司前來投資。
  為走出債務困境,希臘啟動了大規模的國有資產私有化進程,并成立國家私有化委員會。比港也成為私有化標的,中國企業是有力競爭者。然而,希臘政界對港口等的私有化存在分歧。比港工人也曾因擔心中國企業收購比港后會丟了工作等而罷工。比港周圍的地方政府也有一定顧慮,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發展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如卡車噪聲、交通擁堵、城市垃圾等。
  2015年1月,新一屆政府經濟、基礎設施、海運和旅游部主管海運事務的常務副部長茲里察斯宣布,新政府將根據希臘人民的利益“重新審核”港口私有化交易。這個表述隨后被媒體廣泛誤讀為中國企業在希臘的投資項目被叫停。茲里察斯很快澄清了這個誤會,他說:“中國不同于以往某些大國,并不以損害他國利益的方式維護自身利益,這與中國崇尚和平的文化密切相關。”
  2016年1月20日,希臘國家私有化委員會批準了比港股權出售計劃。4月8日,中遠和希臘共和國發展基金簽署協議,以3.685億歐元收購比港港務局67%的股權,成為比港的實際經營者。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海外接管整個港口的經營權。
  中國企業重信守諾,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員工溝通,在確保不辭退一名本地員工的條件下,進行合理的人員重組。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中方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加大對比港的投資,根據當地產業優勢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集裝箱碼頭、物流倉儲、修造船、郵輪碼頭和渡輪碼頭等業務板塊的發展戰略,以實際行動打動了員工,打消了希臘各方的顧慮。
  2016年3月19日,中興通訊與中遠在比港簽約,正式啟動中興希臘物流中心。根據協議,中興通訊將使用比港貨運碼頭作為其產品對奧地利、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盟12國的物流中心。隨即,惠普、華為等大型企業也在希臘建立了物流中心。
  猶記2010年中國企業來到比港時,只有2號碼頭可以正常運營,碼頭泊位很小,只能停靠一兩條5000箱位的船。3號碼頭當時還是一片大海。經過8年多共兩期建設,到2019年6月,3號碼頭終于建成,使比港的集裝箱吞吐能力提升了60%以上。新碼頭造好以后,每次可以停靠5到6艘裝載1.4萬標準箱的貨船。
  希臘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克斯·馬吉納斯認為,中國在比港的投資是這座港口“新生”的起點。
  比港汽車船碼頭操作部副經理帕特里夏·吉古說,中方剛接手比港港務局時,她和家人還擔心過職業發展前景,但很快就發現擔心是多余的。中方接手時就向所有員工宣布,大家都可以留任,且中方員工的人數會精減到最低限度。多年來,中方恪守承諾,中方人員規模始終不超過15人,當地員工則超過了1000名。
  中方伙伴還非常尊重當地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習慣,舉辦各種活動增進彼此了解,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每逢希臘重大節日,公司都會為員工精心準備禮物;每逢春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公司也會組織相關活動,邀請希臘員工一起品嘗中國特色美食。吉古說,現在每位希臘員工都知道中國的餃子、月餅、粽子是什么樣的,也很熟悉貼春聯、賞月、賽龍舟這些傳統節日文化。
  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2019年11月11日,正在希臘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專程來到比港,考察中希共建“一帶一路”的這一龍頭示范項目,同港口員工親切交談。
  行政部經理尼古拉斯·帕特馬尼迪斯向習近平主席講起公司最近推行的股權激勵計劃,說“比港項目進入了新時代”。聽到大家的心聲,習近平主席說:“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不是口號和傳說,而是成功的實踐和精彩的現實。‘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一家說了算,而是大家共擔責任,共享成果。”
  “習主席,從您身上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希臘政府一位部長說。
  2022年,比港集裝箱吞吐量保持在500萬標準箱以上,繼續保持地中海第一、歐洲前五大港地位。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2%,達1.946億歐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3.9%,達5290萬歐元,已為當地創造約3000個直接就業崗位和數以萬計的間接就業機會。
  “我們比港從未如此榮耀。”比港的一名希臘員工說。
  “留給子孫后代的禮物”
  2016年6月17日,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進入塞爾維亞領空時,塞爾維亞空軍戰機升空護航。下午2時許,當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機場時,塞爾維亞方面給予了高規格的接待,總統尼科利奇夫婦、議長戈伊科維奇、總理武契奇、副總理兼外長達契奇等在機場迎候。習近平主席抵達后,開始對塞爾維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2009年,中塞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塞爾維亞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中東歐國家。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22年5月1日,塞爾維亞,中塞合建的科斯托拉茨電站項目施工現場。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23年2月22日,匈牙利,施工經理翁布魯施(左一)在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工地與同事交流。
  時隔7年,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期間,兩國元首達成多項重要共識,一致決定建立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習近平主席抵達塞爾維亞的第二天,兩國就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爾維亞共和國關于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聲明中特別提到了匈塞鐵路:“雙方高度評價匈塞鐵路建設取得的積極進展,將繼續努力,推動匈塞鐵路按期完工,為提高地區互聯互通水平作出貢獻。”
  這條鐵路誕生于遙遠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始建于1882年,連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和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老化嚴重,且為單軌線路,火車運行時速只有40公里。兩座都城之間相隔近350公里,相當于北京到濟南的距離,火車卻要開上8個多小時。
  前幾年,曾有媒體記者體驗這條“古董”線路。貝爾格萊德市中心的蒙澤火車站門可羅雀,整個售票大廳雖然有好幾個窗口,卻只開放了一個,大廳內包括記者在內只有3個人,記者和一人是顧客,另外一人是坐在大廳內打盹的流浪漢。大廳沒有電子屏,沒有廣播。列車臥鋪車廂上座率很低,很多鋪位是空的,人多的包廂也只有3個人。
  2013年5月,匈塞雙方達成協議,擬將老匈塞鐵路擴建為雙軌、高速電氣化的新路線。11月25日,中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三國在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宣布將合作改造升級匈塞鐵路,并于2014年12月17日簽署了《匈塞鐵路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古老的匈塞鐵路也像古老的絲綢之路那樣,被賦予了嶄新的時代內涵。
  新匈塞鐵路在塞爾維亞境內長183.1公里,設計最高時速200公里;匈牙利境內長158.6公里,設計最高時速160公里。它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旗艦項目,也成為中國鐵路技術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對接的首個項目。
  項目中使用的接觸網、牽引變電、通信信號、列控系統等主要產品及設備均來自中國。2015年12月23日,匈塞鐵路項目塞爾維亞段在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舉行啟動儀式,標志著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2022年2月5日,習近平主席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武契奇說,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塞極大推動了塞中關系發展,自那以后,雙邊貿易增長了3倍,匈塞鐵路建設取得積極成果,塞爾維亞經濟增速連年在歐洲國家中位居前茅。
  1個多月后的3月19日,匈塞鐵路貝諾段(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長約80公里)舉行通車儀式。上午11時左右,載有270名乘客的首班列車從貝爾格萊德發車前往諾維薩德。諾維薩德車站一反冷清的常態,被歡迎列車到站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
  武契奇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也在首班列車上。武契奇說,今天歐洲最現代化的鐵路開始投入運營,不僅大大縮短了兩座城市間的通行時間,也實現了塞爾維亞人民長久以來的夢想,將進一步促進地區聯通和塞爾維亞經濟社會發展。歐爾班說,匈牙利和塞爾維亞都是歷史命運艱難的國家,兩國間的友誼從未像今天這樣親密。
  經常往返于貝爾格萊德和諾維薩德的商人佐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以前要么開車要么坐長途車,前者油費、高速費加起來單程需10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左右,后者也要8歐元以上,而且至少需要70多分鐘,堵車的話時間更長。貝諾段通車后,乘坐直達列車只需要30多分鐘,價格也更便宜,不過四五歐元。
  塞爾維亞還有很多家住諾維薩德、工作在貝爾格萊德的上班族,耶萊娜·伊里奇就是其中一位。她從2014年起頻繁坐火車往返于這兩座城市,開玩笑說過去坐火車的秘訣就是要有耐心,而如今的通勤生活大變樣。“過去幾年,我在火車上的時間超過了3000個小時,而現在半個小時的火車行程對于我來說,像光速一樣快。”耶萊娜·伊里奇說。
  運行一年后,貝諾段累計發送旅客293萬人次。鐵路的開通不僅縮短了兩座城市的時空距離,也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讓“雙城生活”成為現實。
  目前,貝諾段的列車從瑞士進口。10月17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塞雙方簽署了塞爾維亞高速動車組車輛采購商務合同。這是中國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動車組首次出口歐洲,列車計劃將于2025年投入使用。
  2023年4月6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剩余的諾維薩德至蘇博蒂察邊境段(諾蘇段)正式啟動軌道鋪設工作。預計2024年底,塞爾維亞段全線竣工。
  武契奇曾在今年春節前夕來到諾蘇段項目現場祝大家節日快樂。他的家鄉在諾蘇段沿線的一個小城鎮,鐵路建成后那里將設立車站。他說:“希望下次帶著中國朋友乘坐嶄新的火車到我家,在那里共度新年。”
  匈牙利段的推進相對緩慢。2015年6月,匈牙利成為歐洲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國家。而匈牙利是歐盟成員國,匈塞鐵路匈牙利段的建設流程更為復雜。2020年5月,匈牙利國民議會以133票贊成、58票反對和3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匈塞鐵路升級改造工程法案。2020年7月,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開工建設,2022年2月進入土建工程施工階段。2023年5月30日,隨著匈牙利段孔圣米克洛什—陶什站至伯斯特爾站區間首對鋼軌落入承軌槽,匈牙利段全面進入鋪軌施工階段。
  正如武契奇所說,匈塞鐵路“對未來的發展意義深遠,是留給子孫后代的禮物”。
  “你們都是‘一帶一路’上的光明使者”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該倡議下標志性項目中巴經濟走廊(以下簡稱走廊)啟動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走廊建設為巴基斯坦各地的基礎設施發展、能源生產、工業合作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截至2022年底,走廊已累計為巴帶來直接投資254億美元,累計創造23.6萬個就業崗位,幫助巴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萬千瓦電力和886公里國家核心輸電網。
  2013年5月,中巴領導人達成了建設北連新疆喀什、南抵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中巴經濟走廊重要共識,旨在加強兩國互聯互通,深化戰略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會處的中巴經濟走廊成為“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
  習近平主席2015年4月訪問巴基斯坦時,雙方確定了以走廊建設為中心,瓜達爾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合作為重要領域的“1+4”合作框架。簽約儀式上,51項協議集體交換文本,其中能源項目占據半壁江山。
  能源是激活走廊的血液。當時,巴基斯坦電力嚴重短缺,缺口高達500萬千瓦。缺電也是長期困擾巴基斯坦民生和經濟的一大難題,即使在首都伊斯蘭堡,夏天經常每天停電12小時左右。偏遠地區情況更糟糕,停電時間甚至長達18個小時。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23年5月5日,巴基斯坦正式啟用中國企業承建的太陽能發電廠。
  2014年4月,華能山東公司取得薩希瓦爾燃煤電站2臺66萬千瓦燃煤超臨界機組項目開發建設權。電站位于巴基斯坦東部擁有1億人口、經濟產值占全國60%以上的旁遮普省,在薩希瓦爾市東18公里處。2015年7月31日,電站開工建設。
  建設初期,辦公條件極為簡陋。巴基斯坦炎熱少雨,熱風吹在臉上,讓有些戴著隱形眼鏡的員工感到眼睛十分干澀。“大家就在沒有空調的集裝箱里合署辦公。不到現場,你永遠不能想象,在49℃的情況下停電是什么感受。”項目公司華能山東如意(巴基斯坦)能源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宋太紀感嘆:“停電,是巴基斯坦國內的常態,我想這也是我們來這兒建設電源項目的最大意義。我對公司的年輕人說,你們都是‘一帶一路’上的光明使者!”
  即使有諸多不利條件,電站建設歷時僅僅22個月就宣告完成,比合同工期提前200天。2017年5月25日,電站舉行1號機組投產發電儀式。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說,此次投產儀式標志著走廊建設從全面實施進入“早期收獲”階段。
  巴基斯坦時任總理納瓦茲·謝里夫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對巴產生巨大積極效應,還將改變沿線廣大國家和人民命運,他對中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感到由衷欽佩。
  “電站建設所需的主要設備材料均由中國制造,我們在施工過程中采用中國標準,使中國標準在巴基斯坦生根、開花、結果。”中國電建旗下山東電建一公司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韓建慧在接受采訪時說。
  薩希瓦爾電站還創造了5個“最”,即巴基斯坦單機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環保指標最優、建設速度最快、最早投入商業運營的燃煤電站,被巴政府譽為“巴基斯坦電力建設史上的奇跡”。
  空氣污染是讓巴基斯坦人頭疼的另外一個問題。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世界空氣污染城市排名中,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白沙瓦、拉瓦爾品第都排進了前十。
  “我們的電站采用了國內先進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除塵效率高于99.8%,遠優于巴基斯坦國家標準。”薩希瓦爾電站化學環保主管孟騁說。電站每發1千瓦時電,就可以比一般電站少燒12克煤,一年下來可以節省10萬噸煤,足足可以裝滿2000個車皮。
  2021年1月9日,巴基斯坦發生建國以來最大規模停電,80%地區陷入停電狀態,薩希瓦爾電站兩臺機組也同時跳閘。電站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力進行事故處置,僅用了5個小時,兩臺機組便在全網率先恢復并網,受到巴國政府和人民的贊譽。
  作為旁遮普省最重要的電源點,薩希瓦爾電站對巴基斯坦電網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幫助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市將每天停電時間縮短了3小時。2017年10月28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至今,電站累計向巴基斯坦電網供應了432億千瓦時電能,彌補了巴基斯坦1/4以上的電力缺口。
  薩希瓦爾電站還為巴基斯坦培養了大批電力人才,不少員工獲得到中國培訓半年的機會。如今,電站巴籍員工已超過總用工數的一半。
  電站還投資2600萬元人民幣建設了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可提供中文、仿真機、焊工、電工、化驗等多項專業培訓,每年培訓學員逾千人次,越來越多的巴籍員工正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走向更高的崗位。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23年8月20日,泰國,魯班工坊展臺的工作人員演示魯班鎖組裝設備。
  投入運營以來,薩希瓦爾電站屢次拿獎,榮獲“巴基斯坦電網最穩定可靠電站獎”“最佳社會責任獎”“最可持續發展獎”“杰出成就獎”等100余項榮譽。
  日前,電站又收獲由巴基斯坦總理頒發的“走廊共同繁榮突出貢獻獎”,以表彰電站在電力保供、促進就業、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作出的貢獻和努力。
  今年7月,巴基斯坦政府舉行走廊十周年慶祝活動,習近平主席專門致信祝賀并指出,中巴經濟走廊已經成為中巴全天候友誼的生動詮釋,為兩國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支撐。
  “菌草拉近了斐濟和中國的距離”
  2021年11月19日上午,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憶起20多年前一件往事。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接待了來訪的巴布亞新幾內亞(以下簡稱巴新)東高地省省長拉法納瑪。“我向他介紹了菌草技術,這位省長一聽很感興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個林占熺去了。”
  當年熱播的電視劇《山海情》中,從福建援助寧夏的農業技術專家凌一農,原型就是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會見巴新客人之前,菌草正是在習近平同志的推動下,為“閩寧合作”打開了一扇門。會見之后,林占熺遠赴南太平洋島國,書寫了“小小一株草,情接萬里長”的佳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用椴木栽培食用菌,是備受福建農戶歡迎的“短平快”項目,但以消耗大量木材為代價,需要砍倒樹木做菌棒,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
  為解決菌林矛盾,林占熺提出了以草代木的設想,發明了中國特有的菌草技術。他還發現,菌草有很好的蓄水保土效果,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將菌草技術引入黃河流域,甚至在內蒙古阿拉善的沙漠地區讓流沙得到治理。
  1996年,在首屆菌草技術國際研討會上,林占熺堅持以“Juncao”為譯名。
  有人擔心外國人不明白為何物,林占熺卻說:“看不懂沒關系,那他就來學吧。我就是想讓世界知道,這是中國人的一個發明。”
  上世紀90年代,林占熺帶領團隊來到東高地省魯法區,建立菌草技術示范點。
  “當時一到東高地省,我就蒙了,大部分人把樹葉當衣服穿。要吃飯時,他們在地上挖坑,放石頭生火。快進入21世紀了,竟然還有刀耕火種。”林占熺回憶道。為幫助當地人民改變落后的生活面貌,截至2019年,他先后22次前往巴新組織實施菌草技術項目。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21年11月23日,林占熺(左一)在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外國留學生(左二、左三)講解菌草的種植培育技術。
  當地不少人用“菌草”給孩子取名。“警察部原部長的孩子就叫卡拉里菌草,而且是用登報的方式公布。他和我解釋說,之所以這么做,就是要讓他們的人民,永遠不要忘記中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林占熺回憶道。
  2018年6月,巴新成為太平洋島國地區第一個同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國家。
  2021年9月2日,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辦,習近平主席專門發去賀信并指出,菌草技術是“以草代木”發展起來的中國特有技術,實現了光、熱、水三大農業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植物、動物、菌物三物循環生產,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結合,有利于生態、糧食、能源安全。
  習近平表示:“我長期關心菌草技術國際合作,2001年中國首個援外菌草技術示范基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建成落地,至今這一技術已推廣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合作緊扣消除貧困、促進就業、可再生資源利用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發展目標,為促進當地發展和人民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發展中國家普遍歡迎。”
  太平洋島國斐濟擁有約90萬人口,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以前斐濟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超過120噸蘑菇。2014年底,中國在斐濟開始建設援斐菌草示范中心,使斐濟結束了不能生產食用與醫用蘑菇的歷史,人們不但開始重視種植蘑菇,食用蘑菇,還要用它出口創匯。
  塞魯瓦伊婭·卡布卡布在斐濟農村經營著一家奶牛場,她從2019年起在示范中心參加了兩期培訓班,從此喜歡上了種蘑菇。
  她經常將蘑菇拿到集市上出售或送到一些中餐館與酒店。利用種植蘑菇的收入,她為家里購買了電冰箱、攪拌器等家電,還修建了帶有洗澡功能的獨立衛生間。
  她還帶領村子里的其他婦女、殘疾人與學生種植蘑菇。在她的幫助下,女學生韋麗麥納·諾克諾克塞雷在假期種植蘑菇,用賺來的錢為自己置辦了新校服、書包和涼鞋。
  經過近十年的建設,援斐濟菌草技術示范中心已成為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菌草技術示范基地。
  2017年5月14日,北京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召開答謝宴會。他特別強調,菌草項目拉近了他和習近平主席之間的關系,拉近了斐濟和中國的距離。
  在非洲,菌草技術快速改變了當地菇類生產模式,菌種制作成本降低90%,產量比先前提高兩倍以上,有兩萬多個家庭(農戶)通過菌草援助項目直接受益,改善了生活狀況。2019年12月,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在首都班吉舉行的61周年國慶慶典上,為6名中國援中非菌草技術專家頒授國家感恩勛章。
  菌草技術授人以漁、急人所需,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自主“造血”能力,實現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聯合國大會曾專門舉辦了題為“菌草技術:‘一帶一路’倡議促進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質性貢獻”的高級別會議。
  時任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說,菌草技術“為發展綠色經濟樹立了榜樣,為當地青年和婦女創造了綠色就業的機會,是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農業合作的一項重要實踐”。
“我們看到了朋友應有的樣子”
2018年7月31日,埃塞俄比亞,工人們在東方工業園的一家鞋廠內工作,該鞋廠一共解決了當地7500余人的工作問題。

責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欧美丰满白嫩bbw激情| 巨大挺进她的花茎|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在线观看4|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182tv免费视视频线路一二三|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 国产夜趣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视频二区好吊色永久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公司|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6080理论片国产片| 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日本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在线看片人成视频免费无遮挡| 午夜免费小视频| 992tv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无毒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