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2023年的春天,中國大地處處欣欣向榮,中國主場外交滿滿盎然春意。
剛剛過去的半個月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華,開啟了兩國建設“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伙伴關系”的新篇章;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暢言“向東方開放”;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在結束行程后表示“我們在一起大有可為”;巴西總統盧拉病愈后迅速率領龐大代表團訪華,這是他宣誓就職以來首次出訪西半球以外的國家;還有沙特和伊朗這兩個斷交7年之久的中東大國,在北京宣布即日恢復外交關系,中國外長引導兩國外交主官牽手的畫面,定格為史冊中經典一幕……熱潮仍在繼續,訪華政要的名單越來越長,正如西方媒體所說,“現在,條條大路通北京”“中國如今已成為世界外交的中心”。
何以如此,不言自明——當今世界,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在不確定的世界中,中國的確定性猶如一個強大的磁場,成為這個世界的重要穩定源,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流砥柱。
中國致力推動發展是確定的。
過去10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即使在世紀疫情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2023年的春天,中國經濟發展按下了“快進鍵”。最新的稅收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企業銷售增速逐步回升,一季度同比增長4.7%,環比提升6.2個百分點;3月企業采購金額同比增長14.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1/3甚至超過1/3;中國GDP每增長1%,會拉動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0.3%。一組組數據的背后,是中國發展戰略的強大確定性:中國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中國經濟這抹亮色,正在為全球經濟恢復提供稀缺的市場需求和強勁動力。
中國致力對外開放是確定的。
10年間,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數量由13個增至21個。2022年,這21家自貿試驗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3.2%。2023年的春天,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頻傳: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封關的重要節點,已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首次完全恢復線下會議,22年間,博鰲的“圈子”越來越大,聲音越來越強,成長為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具有影響力的全球性交流平臺;進博會歷時5年,從一個進口商品的博覽會變成世界各個領域最前沿技術、業態、模式的展示平臺,五屆累計實現意向總成交金額3448.2億美元……一個個重大開放舉措的背后,是中國開放戰略的強大確定性: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中國開放的這份定力,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逆流”、國際社會普遍擔憂世界經濟分裂為相互隔絕的區域之際,正在培育出全球發展新動能。
中國致力維護和平是確定的。
這些年來,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中國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為人類向何處去貢獻了中國方案;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推動全球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建設,為和平與發展事業注入新的動力。2023年的春天,在牽動國際戰略安全環境的烏克蘭危機一周年之際,中國相繼發布了《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和《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在安全赤字凸顯的國際社會中充分彰顯了致力于世界和平安寧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擔當。一個個安全擔當的背后,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強大確定性:中國堅持對話協商,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推動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縱觀國際關系演變史,會發現中國的確定性對當今世界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在歷史上,往往是新興大國更容易產生謀求國際格局調整的沖動,從而引發國際權力和利益再分配的不確定性;相較而言,守成大國作為維護國際體系現狀的一方,由于確信自身的優勢和經驗,反而穩定得多——當年,美國取代英國就用了整整一個世紀。
然而,進入21世紀,大國興衰呈現更為廣闊、更為深刻、更為復雜的進程。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發展,西方傳統大國的整體下降,成為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國際結構變動。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的動蕩變革期中,人們目睹了國際關系史上少有的一幕:作為守成大國、擁有世界霸權的美國充滿了危險的不確定性,作為新興大國代表的中國卻在為世界提供稀缺的確定性。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022年統計,美國聯邦債務將在2052年達到GDP的185%,這意味著未來30年美國經濟將充滿不確定性。2023年爆發的銀行危機進一步增加了這種不確定性。美國國內的不確定性轉嫁到國際上,就成了大搞保護主義、“筑墻設壘”、“脫鉤斷鏈”,單邊制裁、極限施壓,大肆推行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導致全球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斷加重,使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與之相反,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的發展道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和平而非戰爭的方式推進了大規模現代化,蹚出了一條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路——中國式現代化。它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歷史和現實將共同見證這樣一個事實——一個長期穩定、一心發展的中國,一個腳踏實地、勇毅前行的中國,一個自信開放、樂于共享的中國,一定是世界繁榮穩定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