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果斷出手,在有效落實存量政策的同時,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當前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如何?未來投資模式將出現怎樣的變革?2024年10月17日,經濟學家、全國社?;饡崩硎麻L王忠民蒞臨“人民學習”演播室,為廣大黨員干部、企業家帶來了《當前宏觀經濟趨勢與投資模式變革》精彩課程。
圍繞宏觀經濟最新形勢和市場變動情況,王忠民為參與學習的廣大學員帶來了系統的解讀與思考。
一、當前宏觀經濟現狀與存在問題
9月下旬以來,針對經濟運行中需求不足較為突出的矛盾,我國推出一攬子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增量政策,這些增量政策因其具有系統性、問題導向性、市場針對性和工具創新性等多種特征,有效扭轉了市場預期,提振了對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信心。
王忠民表示,歷次的三中全會都以經濟改革發展為主體的目標,目前我國宏觀經濟也面臨著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第一,人口紅利已轉變為老齡化和少子化,養老資金面臨壓力,現收現付制度下繳費人減少、領費人增多,家庭和企業都受到影響。
第二,過去房地產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適配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但近年來價格下跌,土地財政受影響,居民和企業資產負債表相關部分出現問題。
第三,短期信貸利率下降,需求未被激活,貨幣市場基金回報降低,長期信貸杠桿利率下降,規模和利用效率不足,證券市場表現不佳,資產價格下跌,獨角獸和小巨人企業可投入資產規模和類別減少。
二、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方面,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支持房地產發展,改變房地產在資產負債表中的狀況。央行降準降息,提供資產置換便利,鼓勵企業股東回購股票,改變金融機構和企業資產負債表情況。財政方面發行超長期國債,置換地方產業平臺資金,從供給端向需求端轉換,如補貼企業五險一金、刺激居民消費等,同時政策向民營企業傾斜。
王忠民認為,有了制度政策保障,就可以實現從企業向善到社會向善的轉變。企業可以從不斷試錯中獲得最終成功。企業不斷發展的重要手段就是創新。創新既體現在技術上,也體現在商業模式上,最終通過改變企業資產形態,來改變宏觀經濟周期。他指出,經濟學所有的周期跟資產結構有著密切關系。一方面,資產管理要努力探索新時代資產配置的新思路新方法,把握貨幣政策轉向過程中可能帶來的趨勢性機遇。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資產圖譜,在新時代中找到新資產,比如綠色資產、數字金融、養老金融等。
三、投資模式變革
1.存量資產投資
王忠民強調,在高風險時代進行資產配置,除了要形成一整套風險管理機制之外,還必須擁抱主動承擔風險的投資邏輯。風險資產成為當今不得不做的投資。除此之外,新時代戰略資產還有著權益資產、輕資產、重資本等重要屬性。
2.新興產業投資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不僅可以帶來新資產,還可以引發資本結構的大變革。王忠民表示,資本向新、產業向質是資本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窄門,在新的周期轉換中,我們需要放棄以往的路徑依賴,積極擁抱變化,尋找新的突破口。
王忠民,宏觀經濟趨勢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