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上海交響樂團委約青年作曲家梁皓一,為建團145周年特別創作的交響作品《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迎來世界首演。
上海交響樂團在駐團指揮張潔敏執棒下,上半場演奏了圣-?!饵S衣公主》序曲,并邀請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得主黃蒙拉擔任小提琴獨奏,合作呈現了作曲家圣-桑的巔峰之作《b小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
下半場的《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光憑標題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靈感最初源于作曲家在上海錦江飯店采風時品嘗到的經典名菜,包括佛跳墻、北京烤鴨、松鼠桂魚、水煮牛肉等耳熟能詳的中華傳統佳肴。作曲家將菜名作為標題,對應創作10個樂章,用音樂詮釋它們的口味、外觀甚至烹飪過程。
當“宴席”開始,沙沙作響的“大紅袍”茶葉翻動聲令音樂廳內好似涌起一陣暗香;流暢的半音階鋼琴獨奏帶來一種清脆涼爽之感,呼應“青瓜拌海蜇”;“佛跳墻”的旋律優美溫馨,呈現的是來自中國香港的作曲家對這道“家鄉菜”的切身體會;“北京烤鴨”歷史悠久、無人不知,由頗具“京城氣派”的音樂作底,似鴨叫、磨刀的聲音穿插其中,又平添了幾分生動;“熱爆明蝦”整個樂章都充滿活力,奇思巧妙的配器還原了炒鍋旁的“火爆場面”;到了“上湯花菜”,觀眾被音符帶入平緩廣闊的原野,仿佛看見了辛勤耕種的田間鄉農;“松鼠桂魚”在作曲家的眼中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因而以鮮見的打擊樂器“水琴”演奏“特殊音效”,烘托神秘清冷的氛圍;“水煮牛肉”將現場觀眾領到了川渝,隨著樂曲調性和音色的變化,描繪出這道菜讓人“越吃越上頭”的情景;以打擊樂為中心的樂章“竹筒野味飯”則是一幅充滿童趣的織錦,活潑且靈動;“芝麻鍋炸”再現“油炸”音樂主題,把氣氛拉至頂點,整首作品就在這高亢熱烈的終章里落下了帷幕。
有趣的還有音樂會的前期準備?!白髑以诖驌魳返臉纷V里,寫到了鍋子、刀、筷子、碗、竹筒這些平時生活中的廚房用具。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鄙虾=豁憳穲F的樂務李軒達收到這份非同尋常的樂器采購需求時,頗為震驚。上海交響樂團打擊樂聲部負責人顧愷也在第一天排練后繼續留在音樂廳內研究這次來的“新朋友們”。為了呈現“中國廚房的聲音”,他在網上買來竹制雙響筒,再將筒身和插于其中的竹棍拆開,用竹棍敲擊筒身來實現“竹筒野味飯”中所需的獨特音色并呼應標題。在第四樂章“北京烤鴨”中,更是有菜刀上陣,配上平時僅在流行打擊樂中出現的特效音色镲片“Turbo Crasher”,模仿片烤鴨時的“磨刀霍霍”之聲。顧愷說,“我們還用筷子代替鼓棒,制造出與以往不同的音響效果。鍋碗瓢盆的碰撞聲也在樂曲中出現。”
作為上海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舞臺藝術作品展演的一部分,這場音樂會由上海交響樂團和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聯合制作。
交響作品《中國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