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的企鵝繁育,企鵝孵化備受關注。
11月16日上午9點15分,第一只自主出殼的企鵝寶寶誕生,網友們感慨不已:“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有愛,親眼目睹了小企鵝的誕生。”
11月26日,記者了解到,十天時間已有十七只企鵝寶寶順利誕生。“后續還會有一些。”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資深企鵝繁育專家呂曉燕說。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企鵝爸媽將24小時輪番照料和養育小企鵝。
杭州誕生的第一只企鵝終于當爹了
今年的企鵝繁育季,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里可以說是好消息不斷。“受精的企鵝蛋成功孵化成企鵝寶寶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目前孵出來的企鵝寶寶存活率也不錯。”
而對于保育員們來說,今年最大的一件喜事就是“希望”終于當爸爸了。
“希望”是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繁育的第一只企鵝,也是在杭州誕生的第一只企鵝。“希望今年已經十多歲,但一直沒有找到‘老婆’,也沒有孩子。”呂曉燕說,這些年繁育季“希望”總是落單,很多比它后出生的企鵝都已經當上了“爺爺奶奶”。
今年的繁育季,大家對“希望”尤為關注。“希望”的“老婆”是保育員給“牽”的線。“把它和一只雌企鵝關在一起,讓它們‘日久生情’。”
保育員們發現,“希望”夫婦的感情還挺穩定,“希望”也負責,整個孵蛋期很專注。
現在“希望”的企鵝寶寶已順利孵化。“今天是它做爸爸的第三天。”呂曉燕說,從目前的觀察上來看,企鵝寶寶被“希望”夫婦照顧得很好。
企鵝“月嫂”上線,還得調解“家長里短”
企鵝寶寶孵化后,會進入約40天的快速生長期,這個階段,企鵝寶寶們都是跟爸爸媽媽待在一起,也被稱為育仔期。“企鵝的腹部有孵化囊,企鵝寶寶就待在孵化囊里。”呂曉燕說,這個階段跟孵蛋有點類似,企鵝爸媽要輪流把小企鵝包裹在孵化囊里,確保小企鵝不受凍。
保育員們就要變成“月嫂”,照顧育仔期的企鵝爸媽,還得隨時關注企鵝寶寶們的狀態。
“企鵝寶寶還不會獨自進食,需要企鵝爸媽反芻給它們,我們會給每一對企鵝夫婦增加進食次數,在食物中添加更多的微量元素,確保企鵝寶寶能夠攝入充足的營養。”呂曉燕說,在野外,育仔期的企鵝爸媽輪番照顧寶寶之外得外出攝入大量食物,“食物進過大企鵝的消化,再喂給寶寶”。
育仔期的企鵝領地意識和保護意識會更強。“我們盡量少去打擾企鵝一家,但每次去觀察企鵝寶寶狀態時,總會被企鵝爸媽‘攻擊’。”呂曉燕說,這其實就是動物中父母對孩子的愛與保護。
保育員們做“月嫂”的同時,還得調解企鵝們的“家長里短”。
每年繁育季都會有一些企鵝因為蛋沒有受精或小企鵝沒有成功孵化等原因,沒有當上爸媽。“有的企鵝會趁著別家育仔期輪換時,去‘搶’小企鵝。也有的屬于喪偶式育兒,雌企鵝盡心育仔,雄企鵝壓根‘眼里沒娃’。”這時候,保育員們就會對一些企鵝寶寶做調配,確保孵出來的企鵝寶寶都能存活。
“企鵝島的監控得24小時盯著,確保每一只企鵝寶寶都能安全長大。”呂曉燕說,育仔期之后,企鵝寶寶就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進入“幼兒園”階段,它們要學會獨自生活并適應同齡企鵝的群體生活,學會游泳和捕食行為等。
企鵝保育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