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是人類新知產生的最主要的地方。???
12月20日,“凝心·聚力2025”環球人物年度盛典在京隆重舉行。
在主旨演講環節,7位嘉賓先后登臺,分享自己在2024年的感悟與思考。他們是: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比利時前駐華大使帕特里克·奈斯,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遙感委員會主席顧行發,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歐亞科學院院士楊其長,迪拜中阿衛視首席記者方浩明,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姜鐵紅,中國游泳運動員、奧運冠軍孫楊。
以下為丘成桐演講全文:
· 丘成桐登臺演講。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參加環球人物年度盛典。
當下的中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而發展新質生產力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的“新”,核心在于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而基礎科學是科學創新的源頭。
所謂“引領者”對于中國高等教育來說,就是要建造更多一流的大學,大學不止是高級勞動力的來源,也是人類新知產生的最主要的地方。而大學能否成為引領者,主要看研究院的水平,要持續不斷地誕生革命性、突破性、原創性的科學成果,引領世界乃至人類的科學進程。
· 清華大學求真書院與智能產業研究院簽署聯合培養博生生合作協議。
1979年,我第一次踏上祖國的土地之后,每年都要花幾個月回國幫忙,希望祖國在基礎科學領域達到世界水平。最初,我遴選優秀的學生赴美深造,90年代開始陸續在國內建立了8個科研機構,不少學者因此成長起來,成為海內外華人數學家中的佼佼者,許多回到了國內,帶領著中國數學的發展。
四年前,總書記鼓勵我在清華大學創辦求真書院,為的就是培養一批杰出的、有創意的、有能力帶領中國走一條嶄新科技大道的學者。求真書院每年在全國招生不超過一百名,不以高考和中考為衡量標準,一批有名望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共同出考試題目,考察的學問遠遠超過高考內容。通過這樣獨特的選拔方式,我們遴選了一些極具數學天分且十分年輕的學生。
進入書院,我們特別設計了8年本博貫通的培養機制,強調通識教育、數理基礎,聘請了世界一流的數學家,如菲爾茲獎得主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以及各國院士傾力栽培他們。如今,第一屆領軍班已經是大四學生,其中20多位已經通過博士資格考試,并開始發表文章。可以說,這批學生的水平可以媲美世界任何一流大學的學生!
· 丘成桐和求真書院師生合影。
在建設求真書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平均來說,年紀較輕的學生(十三、四歲)比年紀大一些的學生成績更好,思維更活躍,初三學生的入選平均成績連續四年都是最高。可以說,這些學術思想的萌芽階段是他們日后成長為頂尖科學家的關鍵時刻。
同時,這幾年我走訪各地,與許多中學生都有交流。比如今年求真書院面向全國中學生組織了首期“數學與人工智能夏令營”,其中最優秀的孩子來自上海,剛滿11歲,我發現他對數學、物理甚至文學的理解都很深刻。可見,中國的特殊人才絕不鮮見,只是目前仍需找到更加精準的渠道發現他們,進而科學地栽培他們。
2022年以來,應各地政府、學校之邀,我陸陸續續在全國50多個知名中學授牌成立少年班,為那些有天分、有潛力的孩子設計與世界接軌、符合科技最新發展趨勢的培養計劃。今年11月,我又牽頭設立了專門培養全國最頂尖中學人才的“杰出少年示范數學班”項目,由全國各省推薦,考核后集中培養,每年人數不超過50人。
我把他們看作是中國數學的“國家隊”,其中一部分以沖擊“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為目標,另一部分人以沖擊圖靈獎為目標,期望他們產生頂尖的數學成果,在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計算等緊缺方向實現突破。
· 2024年5月24日,丘成桐為清華大學訪問教授、意大利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塞爾吉奧·切科蒂(Sergio Cecotti)頒發聘請證書。
中國國家乒乓球隊、跳水隊培養了一大批世界冠軍,我相信集中力量,讓大學教授參與到中學生的培養中去,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在招生選拔環節注重遴選文理兼修的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強調通識教育。我們力圖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數理水平,同時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真正有文化修養、敢于突破科學難題的領軍人物,快速將中國最優秀的少年人才培養起來。
從十三四歲開始培養數學拔尖人才,古已有之,比如瑞士數學家歐拉和德國數學家黎曼,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跟隨大數學家學習而快速成長起來的。而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也一直在培養少年天才的道路上不斷實踐、屢獲成功。領軍戰略科學家數量不需要太多,但必須精干。
關注最頂尖、天賦型學生的教育問題,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是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新質生產力引領者的重要內容,更是實現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我堅信,基于目前求真書院和少年班的人才培養情況,有望10年內把這批最優秀的孩子培養起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希望社會各界在求真書院以及全國杰出少年早期貫通培養的過程中給予進一步的指導和支持,實現中國數學乃至基礎科學事業的更大突破和發展。
黨的二十大提出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求真書院定不負眾望,為國爭光,努力培養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使之成為世界數學舞臺的中國力量。
監 制:張建魁?????
編 審:田 亮??????????
編 輯:王秦怡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