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層層云彩
南京的鄉村展現眼前
這里不僅有田野的芬芳
湖泊的漣漪,山林的清新
還有一群青年
他們帶著夢想和熱情
選擇在這片土地上扎根
用青春和智慧
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在南京城鄉融合持續邁向深入的背景下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從主城來到鄉村
在這里創業、就業、生活、養老
怡然自得地成為“新村民”
打造屬于自己的《云邊有個小賣部》
趙冰娜:在鄉村,平衡理想和生活
趙冰娜2005年從老家河南來到南京求學,大學畢業后從事兒童圖書策劃編輯工作,長期伏案辛勞讓她經常眼干、眼澀,精神壓力巨大。為平衡理想和生活,她節假日常到不老村徒步,慢慢喜歡上了這里,于是決定留下來創業開民宿。
“今年1月簽約入駐,9月底裝修完畢對外營業,在村里待的這段時間,眼睛不干不澀,身體的疲憊感也消失了,精神狀態特別好。”
吳中平:穿著西裝種草莓
2017年,吳中平聯合百果園等知名企業,成立南京金色莊園農產品有限公司,在溧水區東屏街道長樂社區建設了1300畝草莓種植基地。如今,基地規模擴大到7400畝,帶動6000多農戶增收致富,20多名大學生成為草莓種植合伙人。
“我們陸續引進一項項新技術,推動溧水草莓產業蝶變升級——高架栽培模式,讓莓農可以'穿著西裝種草莓',游客采摘時既方便又干凈”。
崔晶:“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崔晶是一名繪畫師,一年前來到江寧佘村游玩時,被秀美風景和靜謐田園所吸引,懷著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她和朋友合伙開了佘村春禾田咖啡店。
“作為城市休閑生活標配,咖啡店近年來進入美麗鄉村的勢頭越來越猛。村里風景美、環境好、業態多,我們在這邊開店很舒心。節假日、雙休日,店里日均可以賣出超200杯咖啡,忙起來恨不得長八只手。”
徐艷:付出就有收獲
徐艷是一名“90后”,別看她瘦瘦小小,身體里卻蘊藏著大大的能量。去年2月從互聯網企業離職后,在合伙人的支持下,徐艷一口氣承包了江寧區淳化街道一片230畝的荒田,從無到有,搞基建、修路、做水渠、平整土地、親手種植農作物、養雞……如今“世外桃源”般的云上田園生態農場終于成為現實。
“不同于父輩們的傳統種植模式,年輕人經營農場,要有更多的互聯網思維。任何事情不會一蹴而就,如果你不能接受它最糟糕的一面,就別輕易去做。既然決定去做,就無怨無悔地走下去。”
云邊有個小賣部
青春與土地在此相遇
夢想與現實在此交匯
創新與堅守在此平衡
青年扎根鄉村要面對的
有詩情畫意的田園牧歌
也有柴米油鹽的煙火尋常
一些人淺嘗輒止、悄然離場
也有人深耕不息、雙向奔赴
不論在繁華都市
還是在田野鄉村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青春之花必將絢爛綻放
南京日報南報網出品
內容來源: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周愛明 孫秉印 胡英華 劉全民 張璐 馮芃 蔣琰 丁劼;浦口不老村;佘村
青年,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