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保銘落馬的消息傳來時,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靴子落地”。
2024年7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十三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保銘主動投案。半年后,經調查,羅保銘因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被開除黨籍并移送司法機關。2025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羅保銘作出逮捕決定。
不止一名知情人士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他們在羅保銘投案的通報發布之前,就已經有所耳聞。“我們最開始聽說的是被查,通報了才知道是‘投案’。”一名在海南任職多年的“老海南人”說,“其實不僅是最近幾個月,應該說最近幾年一直有他(被查)的消息。”
該案備受矚目的原因之一是,羅保銘是海南建省后第一個落馬的原省委書記。羅保銘曾在海南深耕16年,歷任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書記,于2017年退居二線,2023年正式退休,退休一年后案發。
島嶼開發背后的“私心”
據《海南日報》報道,羅保銘在2007年當選省長時曾信誓旦旦表態,“當省長唯一的選擇就是,扭住發展不放,辦百姓最急需的事”。2013年,作為海南省委書記的羅保銘在參加全國兩會時大談島嶼開發,“實踐證明,海南作為一個島嶼經濟體,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改革開放”。
事實證明,羅保銘所謂的“扭住發展不放”和聚焦島嶼經濟開發,背后藏了不少“私心”。
羅保銘擔任省長期間,海南備受矚目的一個項目是新埠島開發建設。2007年,新埠島總體開發建設啟動,計劃在10年內投入100億元將其打造成海口“新名片”。
然而,2009年,當《海南特區報》記者踏上這片備受期待的土地后,帶回了一篇報道——《百億建設計劃成空談?新埠島依舊一片荒涼》。該報道提到,在項目啟動兩年后,島上卻連游艇港、商業街、星級酒店的影子都沒有,不少市民擔心“10年投100億元的建設計劃會淪為空談”。
海南商業領域知情人士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雖然新埠島的建設表面與羅保銘沒有直接關系,但畢竟是在他作為省長任內啟動的大項目,而且“很多項目參與人都是他的人”。“新埠島的征地拆遷糾紛,當時在海南震動非常大,講好了付款時間卻不按時付,嚴重激起民憤,老百姓印象很不好。”該知情人士說。
·新埠島開發之初,擬被打造成“東方威尼斯”。
海花島項目是羅保銘任內另一個非常重視的項目。
海花島填海造島面積約783公頃,當初號稱要造世界最大的花型旅游島。該項目位于海南西北角,由3個獨立的離岸島嶼組成,從高處俯瞰,就像在海里盛開的三朵花。海花島項目于2013年獲批、2015年啟動建設,完全是在羅保銘任海南“一把手”期間。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海南省儋州市政府及海洋部門,稱其在海花島項目上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將填海項目拆分成36個面積小于27公頃的子項目瞞天過海,使得不過關的項目得以推進,造成大面積珊瑚礁和白蝶貝受損,“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海花島項目曾被指“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2017年4月,羅保銘卸任海南省委書記,任十二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退居二線。雖然羅保銘離開了海南,但是海南一大批占地填海的房地產項目,都是他主政期間啟動的。“海南生態資源被破壞和房地產無序開發,他是有一份責任的。”前述知情人士說。
2019年,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書記張琦被查。張琦是羅保銘的下屬,任儋州市委書記期間主導了海花島項目。羅保銘曾公開表揚張琦“政治立場堅定,黨性修養好,在重大問題上頭腦清醒,貫徹執行中央決策和省委部署堅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在針對張琦案發布的“以案促改工作啟示”中直指腐敗一把手“坐地生財”。據張琦及涉案人員交代,三亞鳳凰島、小洲島、海口司馬坡島等多個海島商業開發中違規違法問題突出,背后都有領導干部插手操控的身影。
在此番針對羅保銘的調查通報中,不乏“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工程承攬等方面謀利”等表述,可以看出其沒少“借島發財”。
大搞“圈子文化”
羅保銘生于天津,仕途也開始于天津。他從小對內燃機、汽車和兵器知識興趣濃厚,曾立志要當一名工程師。1969年5月,17歲的羅保銘初中畢業后作為一名生產建設兵團戰士,離開家鄉來到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當了一名拖拉機手,在這里一待就是4年半。
返回天津后,羅保銘在天津無線電元件三廠當工人,后任車間黨支部副書記。1978年,26歲的羅保銘考入天津師范專科學校(現天津師范大學)中文系中文專業。畢業后,他進入共青團天津市委工作,僅4年后便成為共青團天津市委書記。
1992年,40歲的羅保銘被任命為天津市大港區委副書記,后歷任代區長、區長,1994年開始區委書記和區長“一肩挑”。此后,羅保銘曾擔任天津市商業委員會主任,1997年晉升為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2001年7月,49歲的羅保銘調任海南任省委副書記。
·羅保銘。(資料圖)
至此,羅保銘結束了在天津的仕途,但他與天津的瓜葛沒有切斷。
羅保銘落馬前后,海南政壇經歷“震蕩”,多名與羅保銘在天津時就有工作交集、后追隨其到海南的干部被查處。
2024年4月,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副書記、廳長董憲曾被查。董憲曾的工作履歷和羅保銘有多處交集,二人都是天津人,都曾在共青團天津市委工作。
2024年10月,瓊海市委原書記田志強被查。田志強1998年進入天津市委宣傳部工作時,部長正是羅保銘。
羅保銘跨省至海南工作后,董憲曾和田志強二人也先后調至海南。隨著羅保銘在海南晉升,他們同步加官晉爵。
據知情人士介紹,羅保銘是典型的大搞“圈子文化”的官員,“是他的人,不是他的人,分得很清楚”。該知情人士提到,羅保銘在擔任海南省省長期間與一名下屬關系不和。2011年,羅保銘任海南省委書記后,第二年,這名下屬就被調到其他省份。
羅保銘卸任海南省委相關職務后,除了前文提到的海口市委原書記張琦之外,海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王勇、三亞市委原書記童道馳、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劉星泰等干部也先后被查。
“當時那么多羅保銘的下屬都出事了,有些風吹草動,但他一直沒事。”前述知情人士說。不過,隨著當地的“蓋子”被揭開,老同事一個個被拿下,羅保銘“出事是遲早的”。2023年3月,羅保銘退休,第二年,其主動投案的消息傳來。
“魏姐”
采訪中,知情人士多次向環球人物記者提到羅保銘的夫人,人稱“魏姐”,“他們夫妻兩人是一起被帶走的”。
和羅保銘一樣,“魏姐”的事業也從天津起步。她原是一名大學老師,30多歲才開始記者生涯。跟她打過交道的人這樣形容她,“操著一口濃重的天津話,一句是一句,尾音向上挑,讓人想到天津衛的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想到津味兒相聲”。
羅保銘在海南任職期間,“魏姐”在當地影響力不小。據知情人士說,“魏姐”有一次生病住院,那家醫院的副院長對她照顧到位,很快便升為正院長。
2012年,“魏姐”報道了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的幾名志愿者投身環保事業的故事,將鸚哥嶺帶火,引發關注。微博賬號“青春鸚哥嶺”短時間內吸粉十幾萬。不過,記者發現,該微博賬號已于2018年停更。此前一年,羅保銘卸任海南省委書記。
知情人士稱,“魏姐”和已經落馬的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有“利益關系”。張家慧案當年轟動一時,她被舉報是“中國法院系統史上最富有的法官,身家至少200億”。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披露,張家慧干預司法方式粗暴多樣:有時向下級法院負責人打電話、向相關承辦法官打招呼,要求關照相關請托人一方;有時電話施壓“是他們家的事,要關照一下”后,又派人進一步向承辦法官轉達要求。2020年,張家慧因受賄罪、行政枉法裁判罪、詐騙罪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
·張家慧。(資料圖)
“水云天小區”是張家慧案判決書中的高頻詞,這處位于海口市秀英區的小區由張家慧的前夫劉遠生開發。在“水云天”內,有一座湖邊會所。會所內,餐飲、娛樂設施一應俱全,還有一座露天泳池,非常豪華。張家慧夫婦經常在會所內設宴,拉攏政商人士。
“她(張家慧)自己都講,你給了錢以后,沒理也讓你變為有理,高院副院長講出這種話,上面沒人撐著,她敢嗎?”前述知情人士對記者感嘆:“張家慧案發時,如果深挖下去就好了……”
“魏姐”和張家慧之間的“閨蜜情”到底是真情誼還是利益牽扯尚不得而知,但此番針對羅保銘的調查通報中提到,羅保銘“違規干預和插手執紀執法活動”,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張家慧案。
“因果循環皆有定數。”這是海航集團原董事長陳峰此前在公開場合常說的一句話。據知情人士透露,陳峰與羅保銘私交甚篤。陳峰于2021年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海航集團也于當年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與整日神神道道、求經拜佛的陳峰一樣,通報中被指“大搞迷信活動”的羅保銘,最終也走向了自己的不歸路。
監 制: 呂 鴻 、 張 勉
編 審:孫夏力
編 輯:許 曄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羅保銘,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