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4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發布春季經濟預測報告,預計2025年德國經濟零增長,低于年初預測的增長0.3%。這意味著德國經濟將連續第三年陷入增長停滯。
哈貝克指出,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大幅上升。其后果是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黯淡,進而大幅影響出口導向型的德國經濟并且抑制投資。
從2013年以來,德國經濟持續在下行軌道上徘徊,除了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挑戰外,德國還面臨哪些經濟增長的困局呢?新一屆聯邦政府即將于5月6日走馬上任,即將迎來的新政府內閣能否帶領德國經濟走出衰退的陰影呢?
德國經濟將陷入連續三年無增長困境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官方數據,2023年和2024年,德國經濟分別萎縮0.3%和0.2%,為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連續兩年經濟下行。德國也是七國集團(G7)中唯一一個過去兩年未能實現增長的經濟體。而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宣布的加稅措施,可能會使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歷史上首次連續三年陷入經濟增長停滯。
事實上德國經濟的增長困境并不是從2023年才開始的,歐洲這個最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下滑實際上從1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 羅伯特·哈貝克:這是2%的潛在增長率,這標注的是2000年,所以你可以看到,自2000年以來,潛在增長率一直低于2%,然后在2010年代初出現小幅上升之后持續下降。所以如果你愿意這么說的話,德國的經濟危機始于2013年,它一直在下滑。
美關稅政策將重創德國出口導向型經濟
德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與美國的經貿聯系非常深入。德國聯邦統計局近日發布報告說,德國對美國已連續33年保持貿易順差。2024年,美國占德國出口總額比重達10.4%,為2002年以來最高水平。正因為如此,美國針對主要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的決定作出后,德國各界反對聲音非常強大,因為德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受美國貿易政策影響相比于其他國家更深。
哈貝克表示,美國加征關稅的貿易政策,不僅對出口導向型的德國經濟產生了直接影響,而且加稅政策在全球市場引發緊張情緒,造成了更多的進出口壁壘,也間接影響了德國的對外投資。因而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謂是對德國經濟造成了雙重打擊。
日前,德國五大經濟研究機構發布聯合經濟預測報告。報告指出,受美國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德國經濟仍深陷危機。據德國經濟研究所測算,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可能導致德國經濟在2025年至2028年間累計損失2900億歐元,相當于平均每年損失約為GDP的1.6%。
哈貝克在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德國經濟的強勁、國家財富的增長,很大程度上都歸功于正常的世界貿易,歸功于一個正常運轉的全球化世界,但是隨著美國不斷揮舞關稅“大棒”,現在這樣的世界已經不復存在了。
新一屆德國政府重任在肩
今年2月德國舉行了聯邦議院大選,經過漫長的組閣談判,4月9日,德國聯盟黨和社民黨達成聯合組閣協議。按照程序,德國聯邦議院將于5月6日選舉新任總理。目前聯邦議院共有議席630個,默茨當選總理需要半數以上支持,也就是至少需要316席支持。新一屆聯邦大選后,聯盟黨和社民黨共有328席。所以,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有望于5月6日出任總理。
作為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在競選時就不斷指出,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經濟。德國近期修訂《基本法》,允許政府大規模舉債投資國防和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僅靠增加政府開支難以解決經濟問題。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 羅伯特·哈貝克:我們或許能夠利用專項資金推動經濟增長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這一事實不應掩蓋下一屆聯邦政府也面臨諸多挑戰的事實。默茨(聯盟黨總理候選人)也說過,單靠金錢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他是對的,事實就是這樣。
德國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除了要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之外,德國經濟還面臨周期性和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僅靠增加政府開支難以解決。技術工人短缺、能源價格高企等問題對長期增長造成壓力,德國經濟亟須進行結構性的改革。
德國經濟能否在內外交困的局面下,逆勢復蘇反彈,一些德國的有識之士表示,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對新一屆德國政府來說是明智之舉。
德國國際問題專家亞歷山大·拉爾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是一個重大挑釁。而面對美方的關稅威脅,中國正在維護全球經貿秩序,不僅是德國,整個歐洲應該在當前情況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德國國際問題專家亞歷山大·拉爾:中國希望維護全球化的經濟秩序,維護全球貿易規則,歐洲人也必須明白這一點,那就是如果歐洲想要趕上美國,在這場貿易爭端中不失敗,就必須贏得中國作為合作伙伴。歐洲與中國需要的是現代意義上的戰略合作。
美國關稅,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