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非遺傳承人”。
一位少數民族打扮的慈祥老大爺坐在一堆中藥材后面,畫風卻是滿滿的油膩感,畫中老人甚至有6個手指頭,背景中還有不知所云的“漢字書法”……AI生成的假神醫——“第56代苗古金貼傳承人”唐付政,就這么橫空出世了。
據總臺中國之聲報道,電商熱銷產品“苗古金貼”,號稱由傳承“千年秘方”的非遺傳承人制作,專攻膝蓋、頸椎等問題。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該產品是“熱敷貼回購榜”第一名;另一家平臺上,“苗古金貼”也有1萬條評價。
然而據調查,所謂的“苗古金貼”只是貼牌貨,廠家稱5000盒起做的話,成本可以做到2.5元一盒,而在“苗古金貼”旗艦店,一盒賣59元,三盒賣89元。讓不少網友相信的“非遺傳承人” 唐付政的形象,實為AI生成;“非遺傳承人”證書也是由一家機構違約炮制的。目前,廈門市相關部門已對當事人涉嫌虛假宣傳、刷單等違法行為立案調查。
成本不過2.5元的普通熱敷貼,在一系列“上光環”的包裝下竟搖身一變成為“神醫秘方”,堂而皇之地在各大電商平臺售賣。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種套路極具隱蔽性,既是鉆了現行醫療器械行業監管的法律空子,也是在濫用AI技術騙人,打造新的“神醫宇宙”。
所謂“非遺傳承人”的假證書。
一方面,監管部門對醫療器械類產品包裝有嚴格監管,在網上吹得神乎其神的“非遺傳承人”等內容并沒有被印刷在產品的包裝上,只在電商宣傳中使用。包裝“無可挑剔”,但賣貨時的廣告極具欺騙性,上當的多是對互聯網環境并不熟悉的中老年人。
另一方面,利用AI生成“假神醫”照片帶貨,打造新的“神醫宇宙”,正大行其道。隨著AI被廣泛應用,造假成本也大幅降低,過去品牌或許還需要請真人演戲,如今連真人都不用請了,要么用AI偽造名人的口播帶貨,要么直接憑空用AI圖捏一個“神醫”“權威專家”,實現一本萬利。
前不久,某營銷號宣傳所謂“跟著《國醫少年志》學護膚”,視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鏡頭前侃侃而談,宣傳某款護膚品,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張院士專門出面進行了辟謠。還有“AI張文宏”“AI靳東”,都曾被不法商家當作帶貨工具。
毫無疑問,這是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但由于此類侵權行為被發現后,商家付出的代價與收益并不相匹配,使得這類虛假廣告大有泛濫之勢。AI偽造名人、捏造“神醫”帶貨,值得警惕,不僅侵犯了肖像權,更透支了公眾對醫療健康、權威認證的基本信任。一旦虛假宣傳泛濫成災,真正有責任、有良知的品牌反而會在惡性競爭中被擠壓出局,導致市場“劣幣驅逐良幣”,最終受害的是整個消費者群體,包括電商行業的生態。
因此,面對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帶貨領域出現的新型AI造假問題,監管不能再停留在過去。必須建立起更快速、更有針對性的監管機制,比如,對電商宣傳內容實施實時抽檢、對AI生成內容設立專門標注制度,同時加大對虛假宣傳、偽造代言等行為的懲處力度,真正做到違法必究、侵權必賠。
AI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