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潭的青山綠水間,有一位從山溝溝走出的中國武術七段、中國當代武術家,以剛柔并濟的力量,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著別樣的傳奇。他,就是謝海軍,一位懷揣著武術夢想與鄉土情懷的駐村第一書記。從5歲開始習武,師從多位武術太極拳名家,到扎根鄉村,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謝海軍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使命與擔當 。
習武少年,走出山溝溝的武術夢
1975年11月,謝海軍出生于湖南省湘潭縣青山橋扶沖村樟樹組曲尺灣。這里群山環繞,民風淳樸,也孕育出了尚武的傳統。5歲那年,小小的謝海軍被武術的魅力所吸引,從此踏上了習武之路。寒來暑往,他在師父的指導下,刻苦練習每一個招式,從 武術 基本功到太極拳,從招式套路到武德修養,他不斷汲取著武術的精髓。
在習武的過程中,謝海軍不僅鍛煉了強健的體魄,更培養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心懷天下的格局。他深知,武術不僅是強身健體的技藝,更是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瑰寶。憑借著對武術的熱愛和執著,謝海軍在武術領域不斷鉆研,逐漸成長為一名 中國武術七段、中國當代武術家。
產業興村,激活鄉村發展動能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謝海軍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心,大力推動朝龍村產業發展。他借鑒武術“剛柔并濟”的智慧,面對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攻堅克難。
經過不懈努力, 2024年,朝龍村產業項目已形成6個片區,分別是羅氏蝦養殖區、水稻 + 九華紅菜薹種植區、稻魚稻蝦養殖區、蓮田甲魚養殖區、馬蹄及太空藕種植區、冷庫及農副產品深加工區。這些產業片區的形成,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產品附加值,還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民生為本,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謝海軍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將武術中的 “勁道”轉化為民生建設的行動力,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2025年3月,村級產業路的竣工通車,如同打通了鄉村發展的“經絡”,讓農產品運輸更便捷,村民出行更順暢; 省級和美鄉村創建的穩步推進,將為村莊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升級注入 強勁 “內力”;光伏項目與廠房出租等規劃,恰似一套精妙的“組合拳”,持續為村集體增收提供動能。
文化鑄魂,培育鄉村文明新風
作為武術文化的傳承者,謝海軍深知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他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鄉村生活,在村里開設武術課堂,教授村民太極拳、傳統武術招式,既強健了村民體魄,又傳承了武德精神。
如今的朝龍村,不僅產業興旺、環境優美,更形成了鄰里和睦、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尚。村民們在農閑之余,會自發組織武術表演和文化活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武術文化的傳承,為朝龍村的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榮譽背后,是責任與擔當
在謝海軍的帶領下,朝龍村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3年3月,在湘潭市委實施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考核中,朝龍村2022年被評為市級優秀行政村;2022年創建市級美麗鄉村,2025年爭創省級和美湘村。朝龍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劉科明2023年4月被評為湘潭市勞動模范,2024年7月被評為雨湖區優秀共產黨員。謝海軍本人也連續四年在市委組織部公務員綜合考核中被評為“優崗”,2023年在市稅務局考核中記“三等功” 。
這些榮譽的背后,是謝海軍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和責任擔當。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展現了新時代駐村第一書記的風采 。
從山溝溝里的武術少年,到鄉村振興的駐村第一書記,謝海軍用武脈傳承開啟了鄉村發展的新征程,在振興路上彰顯了新時代的真章。他以 新時代 武術家的堅韌與智慧,帶領朝龍村村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鄉土答卷。
謝海軍,武術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