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從事珊瑚礁搶救和保護工作的科研人員,他們是來自廣西大學海洋學院的師生,也是廣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點實驗室的成員。十多年來,他們?nèi)硇耐度肷汉鹘副Wo與人工修復工作,被大家稱為“珊瑚奶爸”,為海洋深處的生態(tài)家園貢獻力量。
37歲的黃雯是專注于北海潿洲島珊瑚礁生態(tài)保護和修復的“珊瑚奶爸”。在潿洲島潿洲藍橋附近的平臺船上,黃雯和學生王明威正在做下海前的準備。今天,他們要對之前種下的珊瑚礁展開例行巡查維護工作。
廣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黃雯:補苗的時候,一定要綁緊,因為長期有海浪的作用,如果沒有綁緊它是存活不了的,這個非常關(guān)鍵。
珊瑚礁的保護與修復是一個漫長又艱辛的過程,特殊的工作內(nèi)容經(jīng)常需要他們背負著40多斤的器材下潛上浮,每天下水工作5至6小時,有時超過8小時。
黃雯:我們接下去還要到苗圃區(qū)做一下調(diào)查,看看珊瑚礁的覆蓋度恢復了多少。
總臺記者:這批珊瑚苗是什么時候種下去的?
黃雯:2023年底種下去的,長大了不少,這種鹿角珊瑚已經(jīng)長了有二十幾倍了,哪怕是慢一點的塊狀珊瑚,也差不多長得兩倍左右了。
之所以被稱為“珊瑚奶爸”,原因還在于,黃雯團隊還要擔負在實驗室條件下,對珊瑚幼蟲的撫養(yǎng)、馴化工作。只有長到一定程度的健康珊瑚苗,才可以被種到海里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北海潿洲島珊瑚礁修復面積已從2000平方米擴展到30萬平方米,潿洲島珊瑚礁修復區(qū)內(nèi)已繁育10多種珊瑚共8萬多株。珊瑚幼體得到補充,平均活珊瑚覆蓋率從6%提高到8%,珊瑚礁生態(tài)狀況總體趨勢向好。
黃雯:珊瑚礁也是海洋的未來,珊瑚礁在海里長好了,恢復好了,代表海洋環(huán)境也會變得很好,海洋環(huán)境好了,那我們整個地球就好了。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海洋家園會更加的美麗富饒,充滿生機。
珊瑚礁,黃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