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北區莊橋街道助聯體服務站內飄散著濃郁的咖啡香。天沁社區居民周斐爾手持細口壺,為學員演示手沖咖啡的要領。
“水溫控制在92℃左右最理想。”她專注地觀察著溫度計,邊講解道,“溫度過高會萃取出過多苦澀物質,過低則無法充分提取咖啡的芳香成分。”
這場由莊橋街道組織的手沖咖啡培訓活動,專門面向轄區殘疾人及其家庭開展。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站在講臺上的周斐爾也是一名殘疾人。
“每粒咖啡豆都蘊含著獨特的風味,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周斐爾一邊調整濾杯角度,一邊分享著自己的感悟,專業表現和樂觀態度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個人。
無聲世界,研磨醇香人生
2003年,周斐爾出生在江北區莊橋街道的一個普通家庭。3歲時,命運給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她被確診為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征,經專業醫療機構鑒定為雙耳極重度聽力殘疾。面對晴天霹靂,父母帶著年幼的她輾轉求醫,但治療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
2012年,在寧波市某基金會的愛心資助下,9歲的周斐爾終于迎來了人生轉機:她成功接受了左側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開啟了聆聽世界的全新人生篇章。
盡管只有單側能聽到聲音,但是周斐爾父母堅持讓她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從寧波市泗洲路小學到寧波市江北中學(現上海交大教育集團寧波實驗學校),她順利完成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并在2018年考入寧波市甬江職業高級中學(以下簡稱“甬江職高”)學習中西烹飪。
學習中,周斐爾展現了驚人的專注力和毅力,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在專業課老師陳方玲的指導下,她連續兩年參加寧波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并在第二年斬獲烘焙領域個人賽金獎,成為該校首名獲此榮譽的學生。
“陳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這個金獎是我送給她的畢業禮物。”周斐爾說。
金獎之后,夢想仍在沸騰
2021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周斐爾面臨著人生的重要抉擇:繼續在普通高校深造或是選擇特殊教育院校就讀。
在甬江職高的3年學習,讓周斐爾有了新的夢想:成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為殘障人士傳授專業技能。同年,她以專業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入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中西面點專業。
初入校園,品學兼優的周斐爾被推選為班長。然而,這個身份為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挑戰。“我們班大部分同學都是聽障人士,他們主要通過手語交流。”
面對溝通障礙,周斐爾一邊刻苦學習手語,一邊在閑暇時開設口語培訓班,耐心輔導同學練習發音。短短三個月后,她已能熟練運用手語和口語進行“雙語”交流,成為連接聽障同學與外界的“橋梁”。
在校期間,周斐爾在各類競賽中表現優異,獲得30余項榮譽——
2022年9月,她在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浙江省選拔賽調飲師項目中榮獲季軍;
2022年11月,她獲得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浙江省選拔賽咖啡沖調項目亞軍;
2023年6月,她在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咖啡沖調項目全國第五名的優異成績……
以咖啡為橋,助殘共富
作為聽障群體的一員,周斐爾深知殘障人士創業就業的艱辛。2022年3月,她憑借《云之南·筑夢咖啡——助殘振鄉村咖啡合作社》項目,獲得學院“紅色逐夢之旅”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又在同年6月獲第八屆浙江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二等獎。
懷揣著幫助更多殘障人士的夢想,周斐爾利用課余時間,與3名學長共同創立了“無聲筑夢”烘焙坊。
這個由獎學金資助起步的創業項目,很快贏得市場認可,先后為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錢江康復論壇等重大活動提供專業甜品服務,也成了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實踐實習基地。
2023年6月,周斐爾來到寧波實習,擔任寧波開放大學咖啡培訓師和某特殊教育學校的外聘咖啡教師。兩個月里,她為聽障人士和居民舉辦20余場咖啡培訓活動。她還帶領4名聽障學員參加寧波市技能大賽咖啡制作技能競賽,4人均通過考核并拿到咖啡師高級證書。
去年,大學畢業的周斐爾來到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成了一名教授咖啡制作的老師,還開設了手語選修課。
“我的夢想是成為殘疾人創業、就業道路上的‘指明燈’。”周斐爾說,當天沁社區網格員邀請她加入以助殘為主的“沁心共富工坊”時,她欣然答應。
如今,她的故事還在繼續——在每一杯精心沖泡的咖啡里,在每一名學員自信的笑容里,在“無聲筑夢”烘焙坊飄散的甜香里……
正如她常說的那句話:“咖啡豆需要經歷高溫與壓力,才能釋放最迷人的風味;而人生,亦因磨礪而更加醇厚。”(寧波日報記者 王佳輝 通訊員 方舟 楊易超)
周斐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