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淵虛之羽》游戲試玩會·成都站現場
5月17日,成都高新區企業成都靈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澤科技”)于成都高新區中國-歐洲中心,舉辦“《明末:淵虛之羽》游戲試玩會·成都站”活動,本次活動由成都高新區大力支持,四川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青年委員會協助。本次試玩會前期通過免費預約、隨機抽取的方式發放了試玩名額,活動現場邀請了巴蜀文化專家學者、游戲頭部KOL、海外青年代表等各界人士現場參與,多角度展現游戲中豐富的游玩內容和文化特色,如角色所說的四川方言、各色古建筑、器物、武器、服裝等,以全球直播形式具體展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為進一步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靈澤科技以創新為驅動,深耕巴蜀文化,結合四川在地豐富的文化資源,歷時6年獨立研發出高質量單機游戲《明末:淵虛之羽》(以下簡稱“《明末》”),并匠心打造新時代古蜀文化IP。靈澤科技本月已于北京、上海成功舉辦試玩活動,其作品受到廣泛好評和期待。本次成都站試玩會活動共計3天。
成都試玩會名額供不應求
全國游戲玩家聚焦關注,共同期待《明末》上線
來自全國各地的游戲玩家在試玩會現場排起長龍
早上8點,試玩會門口等候入場的市民就排起了長龍。現場參與試玩會的市民朋友們大多為年輕人,隊列中有身著各色漢服的,有cosplay游戲中角色的,還不乏外國面孔,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上都不約而同地掛著期待和激動。
“作為新的國產3A游戲,我之前在網上就一直關注《明末》,身邊的朋友都很想早點玩到這款作品,但我這次比較幸運,只有我抽中了試玩資格。”一位參與試玩會的現場玩家難以掩飾其喜悅,“游戲玩法‘魂味’太對了,我很喜歡。另外游戲的巴蜀文化背景,讓我這個成都人分外親切,像杜鵑鳥、青銅器等元素,我是在游戲里才知道原來這些也是巴蜀文化的特征。”
靈澤科技同時在現場準備了游戲內容相關的文化展覽,讓現場玩家更了解了游戲背后的故事。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道,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介紹了作品中的部分角色背景設定,如頗具巴蜀特色的“杜宇”“羽人一族”等,讓玩家現場進一步了解游戲背景;二是介紹了本作作品主角所使用的各類中國傳統冷兵器,通過在現場陳列展覽游戲中的“刀槍棍棒劍戟斧”等,向中外玩家介紹中國傳統“十八般兵器”的歷史源流;三是聚焦于游戲取材于中華文化資源的特色展示,在現場用展板直觀展示了作品第一章中披露的場景內容和現實場景的對比,如游戲內的“新手村”就取材于成都市大邑縣的鶴鳴山,靈澤科技將中國的青山綠水搬進了數字空間里。不少玩家在排隊期間,于展覽前觀賞,并自發就游戲所蘊含的地域文化內容展開了討論。
本次試玩會活動不少玩家專程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就為了能夠提前或再次體驗《明末》。一位從上海趕來的游戲領域的KOL帶著自己的直播設備,講道:“《明末》放出的試玩內容非常多,4個小時完全不夠,之前在上海的場次沒有體驗夠!據說游戲全程有60多個小時,這次專門趕到成都再次參加,而且成都的場次舉辦得更好,對作品有了更詳細的介紹。古蜀文明真是絕佳的選題,我非常樂意在游戲里見到我們中國的文化,而不是西式的或者日式的。”該玩家表示在結束試玩后,還安排了成都及周邊的旅游行程,去掃描進游戲里的文旅名勝景點“朝圣”,實地打卡游戲里的場景。
本次類似于這位游戲KOL從外地趕赴成都參加完活動,再安排旅游的例子并不少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精品游戲帶動了文旅產業發展,“跟著悟空游山西”已經成為山西文旅的金字招牌,原神同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開展“仰觀千秋,俯察萬象”聯動活動當日吸引近萬人前往參觀。“游戲+文旅”聯動業已成為當下時興的“破圈”方式,是年輕人熱衷追捧的消費新場景。在《明末》中,靈澤科技充分挖掘四川本土文化,運用數字掃描技術將綿陽市報恩寺、資陽市安岳毗盧洞、阿壩州桃坪羌寨等文化和自然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游戲之中,還原古蜀文明的風貌。
據悉,本次成都試玩會有別于北京、上海場,由現場展覽、實機試玩、文化講座等部分組成,以“藝術+科技”的方式將巴蜀文化和游戲內容,進行了有機結合呈現給大眾。現場玩家試玩的內容為《明末:淵虛之羽》游戲第一章,玩家可在第一章自由進行地圖探索以及參與多場BOSS戰,通過不斷擊敗敵人掌握全新技能。
巴蜀文化的守正創新
靈澤科技堅持文化為魂,創新出海
試玩會活動現場舉行巴蜀文化講座
本次試玩會活動上,值得一提的是巴蜀文化講座。講座特別邀請到了巴蜀文化學術泰斗譚繼和先生,四川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學者黎冷,漢服文化傳承者、四川傳統文化促進會漢服專委會秘書長陶柳蕓,中國甲胄文化復興先鋒江南客,開展分享和對話講座,共同探討巴蜀文化的守正創新。
譚繼和先生在講座上表示了對年輕一代在巴蜀文化上守正創新的欣喜和認可。黎冷談及游戲和傳統應該如何互相融合、又互相反哺,表示:“古老的文化在今天的時代里,依然可以和時代結合,散發出自己獨有而迷人的魅力和光輝。”
《明末》中特別展示了馬面裙、短襖等富有明代特色的傳統服飾。陶柳蕓對此極其推崇,她在座談中講道:“在當前很多古風背景游戲里,都會把服裝設計得特別飄逸華麗,但是絕大多數游戲都沒有真正去關注‘漢服’本身的形制。”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穿在身上的歷史,“形制”是漢服最重要的標志和根基。如何利用游戲載體,更好地保護和推廣漢服文化,她呼吁:“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游戲設計出符合形制的漂亮的漢服角色。”
游戲作為第九藝術,文化創意屬性是其內核。據悉,《明末:淵虛之羽》制作團隊在前期2年籌備立項期間,為“做一款什么樣的游戲”費了頗多功夫。“我們對玩法有一定的想法,這是我們作品的骨頭,”靈澤科技CTO、游戲制作人夏思源表示,“但一個好作品的肌肉和靈魂,永遠是文化的表達。而這,就要求我們要做自我的追尋,當代中國文化、中國故事的新表達。”最終,制作團隊扎根,將目光鎖定到中國古代的巴蜀神話與民間傳說上。
“我們三位聯合創始人都是四川人,”靈澤科技CEO姜敏對此說道,“巴蜀文化的背景和內核,是我們自然而然的選擇。”從泡圖書館到跑博物館的學習,再到翻閱比對學術專著、實地掃描文化遺跡的踐行,靈澤科技在整整6年的制作期間,吸取了大量中國古蜀神話文化,從《山海經》《華陽國志》等古籍內容中思考如何去做當代的文化新IP,更是專注于三星堆、金沙等四川地區的古跡遺址,充分挖掘中華文化富礦,通過人物角色和武器服裝的相關設計展現了中國的地域文化、古跡文物、志怪文學等所蘊含的獨特廣博的美學。
中華文化是國家軟實力提升最深厚的源泉和寶藏。4月中旬,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試運營開放,譽為“東方維納斯”的“紫竹觀音”數字化造像吸引了大批游客,而靈澤科技也將這位“東方美神”放入了《明末》中。
“我們很早就在做文化古跡的掃描和數字資產化工作,并將我們的成果無償共享給四川省文化大數據平臺,作為文化遺跡名勝的數據資產留存使用。”郭心怡就靈澤科技制作團隊專門成立“文化古跡掃描團隊”表示,團隊利用激光、高清相機等現代掃描技術,將國內大量歷史古跡,尤其是蜀地遺址、文物,進行了數字資產化,并裝進了游戲中,如安岳摩崖石窟、大邑開化寺等,制作組立志要向全球展示中國古蜀文化的魅力。
4月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有關人員介紹了《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有關情況,提出要發展游戲出海業務,布局從IP打造到游戲制作、發行、海外運營的產業鏈條。本次《明末》試玩會現場也吸引了多位外國友人,分別來自俄羅斯、愛爾蘭、肯尼亞、印度等國家地區。關于游戲的文化藝術內容,其中俄羅斯油畫家NOVOZHOLOV ILIA表示:“作為一名油畫老師,我必須說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中獨具特色。悠久的歷史文化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寶藏。這次從游戲中首次接觸到古蜀文化,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有趣的,讓我十分著迷。未來我想能夠通過中國的游戲,了解更多中國地方的文化。”
目前,中國文化正以嶄新積極的面貌迎接世界矚目。從文化根脈上求索,到立足巴蜀文化創新,靈澤科技以“文化+游戲”模式讓文物、遺產、古籍真正活了起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文化和產業出海提供加速度。
優秀游戲作品IP頻出
成都高新區游戲產業加速發展
4月29日,靈澤科技官宣《明末》將于2025年7月24日正式全球全平臺上線,并當天開啟預售。消息傳出的兩小時后,《明末》便登頂Steam中國區熱銷榜,位列全球熱銷榜第八(除免費游戲)。
《明末》預售的火熱,讓成都這座“中國游戲第四城”再受關注。這座游戲產業“高地”,已聚集起西山居、育碧、完美世界等一批游戲頭部企業。據成都服務貿易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成都有游戲相關企業超過7000家,游戲產業及相關行業收入超600億元,占中國游戲產業收入的1/8,游戲產業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規模居全國第四。
成都能夠乘勢而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其“獨門抓手”正是——產業園區。2024年10月,成都舉行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吹響“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以下簡稱“立園滿園”)行動的號角,以園區“一子落”,帶動經濟“全盤活”。
作為專業特色產業園區的代表,成都高新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聚焦動漫影視、游戲電競等賽道,引入和培育可可豆、墨境天合、千鳥動畫等動漫影視企業,完美天智游、AG電競等游戲電競企業,入駐企業64家,聚集從業人員6000名,以“一杯咖啡的距離”串聯起產業鏈上下游。
靈澤科技恰恰就在這座專業特色園區之中,與制作出《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可可豆動畫比鄰而居。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從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產業載體建設,到《王者榮耀》“哪吒”“遮天”“物華彌新”“那兔那年那些事”等一眾耳熟能詳的爆款IP,都出自成都高新區這片內容創作熱土。
中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首批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為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之都”的核心引擎,成都高新區聚焦數字文創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獲得了諸多殊榮。這里不僅在人工智能、高端軟件等產業上“科技硬實力”上成績斐然,在數字文創產業“文化軟實力”方面更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已形成“內容創作—技術研發—發行運營—衍生開發”全鏈條千億級產業集群。
社會與經濟效益齊頭并進
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數字文創產業高地
衡量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首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文化的社會效益至關重要,要深刻把握數字文化內容屬性,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而成都高新區緣何能夠頻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爆款”,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內容生產高地呢?
成都高新區堅持把握數字文創產業發展的正確導向,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文化內容產品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成都高新區聚焦文化產業發展從“被動跟風”轉化為“主動探索”,要使我們的文化基因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當代優秀的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如現象級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有機融入三星堆、“川普方言版”元素,塑造了結界獸、太乙真人等角色,《王者榮耀》聯合金沙博物館,創新呈現太陽神鳥天府文化,《明末》將巴蜀文化融入游戲內容,向全球玩家創新表達中國故事,都是優秀的文化數字化傳播案例。
成都高新區堅持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以政策為引導,健全數字文創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通過省市區文化產業政策,尤其是成都高新區為進一步促進游戲電競等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出臺了《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數字經濟產業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針對游戲研發及賽事轉化、游戲出海發行、舉辦頂尖電競賽事、電競俱樂部加快發展等,可給予最高500萬元扶持,并引入四川游戲創新發展中心、咪咕科創平臺等創新平臺,為成都高新區數字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術支持,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聚集協作。2024年,成都高新區數字文創產業規模已經突破了千億,呈現出龍頭企業集聚、爆款IP涌現的良好態勢。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匯聚,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配合“立園滿園”,成都市還全覆蓋開展了“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以下簡稱“進解優促”)的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機制,為企業一對一紓困解難。在成都高新區數字經濟局多次“進解優促”工作中,摸排到在地數字文創企業有著大量的人才需求問題,尤其是靈澤科技一類專攻高品質游戲發展的企業,有著特別的人才需求。“我們緊缺復合型人才,要懂技術,還要有審美,更需要一定的人文素養,”郭心怡談到人才相關說道,“我們做高品質、精品游戲,本身就是專注于技術和文化的融合,人才的需求上更是如此。”
成都高新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
3月4日,“立園滿園·才聚數創”2025成都市產業園區人才洽談對接會數字文創專場活動在成都高新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舉行。活動現場,發布了《成都市產業園區數字文創急需緊缺人才開發目錄(2025)》(成都人才白皮書),圍繞全市數字文創產業聚集的8個產業園區,覆蓋游戲、動漫、影視、音樂、數字出版等多個領域,影視特效工程師、地形編輯師、AIGC算法開發工程師等人才需求全面進入人才白皮書,推動成都數字文創產業蓬勃發展。
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繼續深耕數字文創賽道,通過拓展專業園區空間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圍繞企業需求補齊大型動作捕捉棚、專業調光調色棚等高能級共性技術平臺短板。圍繞數字文創產業人才發展需求,加大緊缺人才引育力度,研究非標人才認定制度,優化數字文創產業發展環境。創新推動“數實結合”,搭建文化資源對接平臺,支持企業圍繞金沙、三星堆、三國、大熊貓等孵化創作天府文創IP,依托交子大道、中演大劇院等落地IP衍生場景,打造天府文創超級IP集群。敢字為先、干字當頭,成都高新區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夯實成都拼搏奮進的創新創造之城的土壤和底座,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生態,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數字文創產業新高地!
成都高新,靈澤科技,《明末:淵虛之羽》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