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周亮在出席2025天津五大道金融論壇主論壇致辭時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全力推動金融機構聚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弱項,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推動金融發展更好適應新時代科技創新需求。他從健全體制機制、完善組織體系、改善信貸服務、優化保險保障、開展股權投資試點五個方面進行了具體介紹。
一是健全體制機制。金融監管總局先后出臺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初步構建起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最近,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六部委制定印發《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形成跨部門支持合力。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印發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對科技型小微企業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組織體系。支持金融機構將科技金融納入戰略規劃,探索專業化的服務組織體系,構建相對獨立的業務管理機制。組建專門的科技金融業務管理部門、科技支行和科技保險支公司,目前全國設立科技支行2178家。引導金融機構適當提高科技金融相關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占比和科技貸款不良容忍度,完善盡職免責制度,切實調動基層積極性。
三是改善信貸服務。推動銀行加大科技企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投放,靈活設置貸款利率定價和利息償付方式。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創新積分制、技術合同等信息,綜合考慮企業創新能力、研發投入、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價值等“技術流”要素,完善特色金融產品。目前,銀行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余額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33.7%。
四是優化保險保障。指導保險公司加強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保險保障。推動集成電路、商業航天等共保機制穩健運行。開展中試保險試點。深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保險補償試點,試點啟動以來累計提供風險保障過萬億元。
五是開展股權投資試點。針對科技企業“缺資本”難題,金融監管總局持續優化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政策,目前簽約意向金額突破3800億元。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三批試點規模合計達到2220億元,同時鼓勵保險資金有序開展對未上市科技企業的重大股權投資。積極推進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各試點銀行“首單”業務均已落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2025年3月末,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17.7萬億元,同比增長20%,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2.6個百分點。保險業一季度提供科技保險保障近兩萬億元。
未來,要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科技金融產品體系、服務機制、專業水平和風控能力建設,圍繞科技創新金融需求,加大信貸投放,提升金融服務適配性。二是進一步強化保險保障,金融監管總局正在研究制定科技保險相關政策,更好發揮保險業風險補償、風險減量、資金杠桿作用。三是深化“貸款+外部直投”聯動,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和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鼓勵銀行聯合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四是指導金融機構發展科技金融特色組織體系,培養專業人才,完善績效考核、盡職免責等機制,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據悉,本次論壇由南開大學主辦,包括主論壇和4場平行分論壇。主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如何“推動金融與全產業鏈深度協同,使金融創新更好服務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展開深入探討。4場平行分論壇圍繞中國科技金融生態構建、AI賦能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基金產業集聚驅動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產業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等議題碰撞思想火花。開幕式上,南開大學國家創新與金融研究院發布了《國家創新與金融發展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論壇沿用了去年首屆論壇的主題——“金融強國與金創區建設”。今年恰是天津金創區建設新十年的起點。經過十年發展,天津金融業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健全完善,成為全國少數幾個金融“全牌照”省市,金融業增加值由2014年的1390億元增至2024年的2565億元,增長84.5%,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14年的8.8%增至2024年的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