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一幅以“楓橋經驗”為底色、以“積分制度”為妙筆的基層治理新圖景正徐徐展開。面對基層治理難點堵點與群眾關切的焦點,玉奇吾斯塘鄉深耕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匯庫車市委“631”工作機制精髓,因地制宜打造“老榆樹村民說事點”與“玉情玉理楓橋實踐站”兩大品牌調解室。通過強核心、優機制、賦新能,有效激發了治理活力、化解了矛盾糾紛、提升了治理效能,營造出和諧有序的良好氛圍,成功構建起“黨建引領+積分制+數字化”的基層善治新模式,將治理的“神經末梢”精準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調解員在玉情玉理楓橋實踐站調解矛盾糾紛
走進兩處品牌調解室內,秩序井然:家長里短的瑣事在此消融,緊張的婆媳關系于此緩和,法律咨詢的專業解答、溫暖貼心的疏導指引、高效精準的接待服務……交織成一幅生動的基層治理圖景。這里成為了群眾“話有地方說、苦有地方訴、理有地方講、事有人去辦”的溫馨港灣。
“2023年我給昌吉市二六工鎮的艾力夏提賣了臺挖掘機,30萬尾款至今未付,打電話也聯系不上……”一位村民向“老榆樹村民說事點”負責人亞森·依布拉音(玉奇吾斯塘鄉原副鄉長,退休)急切求助。憑借豐富的基層經驗和深厚的群眾基礎,亞森迅速行動,積極協調司法等部門,依托網絡調解室跨越地域限制,成功連線昌吉市二六工鎮相關方,最終圓滿化解了這起糾紛。
兩處調解室匯聚了八位像亞森這樣能服眾、懂法律、知政策的離退休干部、“四老”人員及鄉賢擔任調解員。他們聚焦“調解+普法”核心功能,嫻熟運用“情理法融合”工作法,并借助村級服務平臺APP、網絡調解室、微信、釘釘等數字化渠道,嚴格遵循“接訪、分流、調查、調解、簽約、結案、回訪”七步閉環流程。這一模式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便捷反映訴求、化解矛盾,逐步實現了“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的數字化治理愿景。2024年以來,線上高效收集處理訴求3108件,提供法律咨詢1039人次,累計調處各類糾紛1219件,占全鄉總量的98.2%,調解成功率高達99.33%。
群眾為調解員送來錦旗
與此同時,玉奇吾斯塘鄉以“積分制”為抓手,巧妙引導村民通過主動參與矛盾調處、志愿服務、遵紀守法等積極行為累積積分,有效激發了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治理。
村民在積分超市兌換物品
“能用積分換到心儀的東西,特別高興!”村民曼孜熱木·買合木提在積分兌換現場喜形于色。在積分運用上,玉奇吾斯塘鄉突出正向激勵,每月評選“積分先進戶”,年度表彰“積分明星”,并設立村級專項資金予以公開褒獎。同時,拓寬兌換渠道,鏈接村內小商店、飼料店、理發店及鄉綜合商超,在全鄉設立18處兌換點,統一執行“1分=1元”標準,讓村民隨時隨地便捷兌換所需,極大提升了參與感與獲得感。
玉奇吾斯塘鄉表彰積分領先者
截至目前,玉奇吾斯塘鄉已兌換積分近93萬分(價值93萬元)。2025年1月,各村更投入23.6萬元對2024年度625戶先進戶進行了表彰。值得一提的是,積分不僅可兌換實物,更與村民榮譽、信譽深度綁定,成為評選“美麗庭院”“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等先進的重要依據。積分領先者優先獲得推薦,此舉有力推動移風易俗,涵養文明鄉風。
村民庫爾班·艾麥提感慨道:“鄰里幫一把、矛盾讓一步,不僅心里舒坦,積分還能換實惠,大家都很滿意。”
積分制管理模式下,村民主動參與村級事務,維修防滲渠柵欄
自2023年推行積分制管理以來,玉奇吾斯塘鄉始終堅持線上線下雙軌并進、深度融合。線下通過精準界定積分對象、內容與標準,有效破解量化難題;規范運行機制,創新“評、報、推、審”四字評分規則,切實打通操作堵點。線上則依托農業農村部與騰訊公司聯合開發的村級服務平臺,構建了“村規民約+戶主檔案袋”數字化治理模式。平臺暢通了黨群服務與村民說事渠道,支持村民隨時隨地參與村務(關注動態)、反映訴求(困難求助)、報備流動人口,并集成農產品線上銷售、求職等功能,進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能。
展望未來,玉奇吾斯塘鄉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積分制”管理,強化黨建引領,既織密精細高效的“管理網”,更繪就同心同德的“治理同心圓”。通過持續服務人民、銳意創新、依靠群眾,充分激發基層自治活力,推動村級管理向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邁進,使回應訴求更靈活、服務保障更堅實、維護穩定更有力,讓廣大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