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省襄陽市區驅車大約一個小時,就來到了谷城縣南河鎮生態茶園。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翠綠的茶園,宛如綠色波浪起伏在山間。一場大雨過后,一些茶樹抽出新芽,為山間增添一抹清新色彩。這是當地一家投資公司經營的谷城縣茶葉特色種植鄉村振興項目。
“項目新建15000畝高標準生態茶園,改造了3000畝低產生態茶園。”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采用“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民”的模式,由農戶直接參與種植、養護、采摘等環節,共同推動茶產業的標準化、可持續發展。
湖北谷城縣南河鎮生態茶園雨后煥發新綠。王劍攝
近年來,南河鎮大力發展茶產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茶葉品質優良,以“高栗香、滋味醇、湯色亮、耐沖泡”著稱。南河鎮還積極推動茶旅融合,通過建設觀光茶園和旅游設施,吸引游客體驗茶文化,帶動茶農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發展鄉村產業,必須解決好“錢從哪里來”的問題。“金融活水”如何賦能鄉村?建行谷城支行重點解決農村融資難、產業弱等問題。
“農業項目投資金額大,農林種植受自然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且貸款回收期限較長,受各行信貸政策的影響,融資有較大不確定性。”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谷城支行行長張亞平說,為了幫扶茶產業,經過近半個月的市場調研和上門考察,并請評估專家指導,最終發放固定資產貸款0.8億元。
“有了資金的支持,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鄉村金融、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信心。助力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提升。”張亞平說。
航拍視角下的湖北谷城縣南河鎮生態茶園。王劍攝
金融是水,實業為田。從一家“小企業”蝶變為鍛造行業翹楚,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的成長路上,也離不開銀企合力澆灌。
老舊模鍛錘退出,壓力機登臺;推桿爐迭代,智能網帶爐登場……走進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的生產線,“機器手臂”正運輸著生產轉向節的原材料,200余臺立加、50余臺臥加織就的精密化生產網絡已然成型。
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廠。王劍攝
三環鍛造是湖北省汽車零部件頭部企業,其生產的精密轉向節在國內市場擁有59.8%份額,中重型汽車轉向節2019年入選國家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2023年,三環鍛造被商務部、工信部認定為“制造業融合發展重點企業”。
“近年來,精鍛自動化生產線的改造,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三環鍛造總會計師楊詩江介紹,這得益于當時建行谷城支行為公司投放的較低利率固貸1億元、流貸1.3億元,在轉型關鍵期促成了智慧工廠的雛形。
“從上世紀90年代合作以來,谷城建行在企業困難時,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維持了1.3億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建行谷城支行公司部總經理唐奎忠說,未來,在建行數智金融工具的支持下,企業將深度打造“鍛造云”平臺,賦能產業數字化的深化變革,建設銀行谷城支行將繼續當好企業發展的“黃金搭檔”。
生產線上工人正在作業。王劍攝
湖北,谷城縣,生態茶園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