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病患一號難求,一邊是“黃牛”公然聲稱代掛專家號。據6月23日新華社報道,一些地方“黃牛”惡意搶占醫院專家號源并高價倒賣的現象,嚴重擾亂醫療秩序,加劇“掛號難”“看病貴”。南京市公安局新近摧毀3個“黑客黃牛”團伙,揭開了“黃牛”與“黑客”聯手搶號的黑色產業鏈。
所謂“黑客黃牛”黑色產業鏈,是以掌握搶號技術的“黑客”為首,下游有“一級黃牛”“二級黃牛”協助倒賣專家號。這些不法分子用自研或購買的軟件,通過“收費代搶”“占坑洗號”等方式搶號,獲利后按比例分成。
醫院“黃牛”倒號現象由來已久,而“黑客”的加入,讓這一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和棘手。不法分子利用技術手段,突破了醫院掛號系統的防線,將號源變成了自己牟取暴利的工具,讓掛號難上加難。對于那些急需專家診治的患者來說,他們可能因為搶不到號而耽誤病情,或是被迫也尋找“旁門左道”,從“黃牛”手中買號。這不僅損害了患者的利益,也破壞了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讓患者在病痛折磨之上,再添一層無奈與憤怒。長此以往,醫院和整個醫療系統的秩序、公信力都將受到影響。
南京警方的這次行動,無疑是對“黑客黃牛”的有力打擊,是對民意的積極回應,也為各地查處類似犯罪團伙提供了借鑒,值得點贊。需要注意的是,守護公平就醫底線,不能止于對“黑客黃牛”的短期震懾,而是要深挖其作案手段背后的技術邏輯,實現根源性治理。
遏制“黑客黃牛”倒號,醫療機構“守土有責”。一方面,醫院要及時查找漏洞所在,升級技術手段,提高掛號系統的防御能力,讓搶號軟件“失靈”;建立完善的監測和預警機制,一旦發現同一IP地址短時間內使用不同身份證號高頻掛號,或是不同就診卡用同一個支付賬戶支付掛號費用等異常掛號情況,要立即進行調查和處理;另一方面,醫院要不斷優化掛號流程,如推廣分時段預約、延長預約周期、強化實名制認證等等,使放號更合理、科學。同時,有關方面需進一步加強對醫院掛號環節的監管,切斷“黃牛”與院內工作人員的利益勾連,對于違規的醫院和工作人員,嚴肅追究責任。
某種程度上,醫院“黃牛”的屢禁不絕也折射出醫療資源的供需矛盾。從長遠看,有關方面應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推動分級診療制度盡快落地,增強患者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度,避免“小病大看”,提升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讓“黃牛”們生意慘淡。
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也關乎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解決“黑客黃牛”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醫療機構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樂見各方多措并舉,從規范流程、強化監管、技術防御等多角度發力,共建更加清朗、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醫院掛號系統更加公平有序,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
黃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