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旅客的不便之處,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才能更好地實現保障公共安全與照顧旅客感受的平衡。
近日,充電寶登機出新規,消費者紛紛開始檢查手中的充電寶是否“過關”。6月26日,中國民航局發布緊急通知,明確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民航局表示,今年以來,旅客攜帶的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機上起火冒煙事件多發。近期多個頭部品牌充電寶廠家因電芯存在安全風險對多批次產品實施召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撤銷或暫停了多個充電寶及電池芯廠家3C認證,上述情況表明旅客隨身攜帶的充電寶存在安全質量隱患,給民航安全運行帶來的風險持續增大。
充電寶不合規,可能發生自燃甚至爆炸,帶來安全風險。特別是在飛機客艙中,由于飛機起降過程中客艙氣壓會有明顯變化,可能導致電池發熱、壓力增加,引發破裂、自燃等,嚴重危害飛行安全。此前,就出現過多起充電寶在航班上冒煙、起火的驚險場面,一些航班還因此緊急返航或備降。
就此而言,民航局細化對充電寶的登機管理規定,是確保乘客與機組人員安全的必要舉措。但必須指出的是,在后續推行過程中,相關各方還需盡量照顧到乘客的感受、為其日常出行提供便利。
此次民航系統針對充電寶登機推出新規,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一是自2024年8月1日起,有關部門才強制要求進入市場的充電寶必須經過3C認證,因此此前哪怕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產品,也可能存在沒有3C認證的情況。二是由于新規從通知到開始施行僅有2天時間,不少乘客在尚不知情的情況下攜帶不合規充電寶到機場,最后因時間緊急,不得不丟掉,導致一些安檢口充電寶“堆成小山”。雖說充電寶價格不算昂貴,但對消費者而言,動輒百元的品牌充電寶,本來可以用3-5年,白白扔掉的確可惜。
對此,各方還需認真傾聽輿論反饋,對現行做法加以優化,從而更好地為民航旅客提供服務。比如,航空公司可以提前將新規信息發送給乘客,為其出行決策打好提前量,避免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倉促應對。機場可以為乘客提供充電寶暫存或平價快遞服務,盡量減少乘客損失。近日,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等,就針對旅客攜帶的充電寶推出了最長7天的免費暫存服務,為希望保留充電寶的旅客提供了更人性化的選擇。
對充電寶商家而言,除了及時召回問題批次產品外,與機場方面做好查驗流程的對接,盡量精簡旅客的安檢過程,也是必要的售后服務。例如,當前機場在對充電寶進行檢查時,除了要求3C認證,還會以型號為標準,對一些質量存疑的充電寶不予放行。然而,部分品牌方召回產品時,只會召回存在質量問題的特定批次,而非召回全部相同型號的充電寶,這就導致那些持有特定型號充電寶,卻未獲召回的旅客特別尷尬。對此,商家還需及時提醒用戶并提供相對簡便的驗證方案,避免對用戶帶來不必要困擾。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新規,如今市面上出現了一些仿制的3C認證標簽貼紙,還有商家盜用其他產品證書編號,涉嫌偽造、編造認證標志。對于這些不法牟利行為,監管部門和電商平臺還應及時出手,及時下架涉嫌違法違規的產品,嚴懲這種視公共安全為兒戲的造假亂象。
總之,充電寶登機新規推出后,盡量“看見”旅客的不便之處,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才能更好地實現保障公共安全與照顧旅客感受的平衡,完成新規舊規定之間的平穩過渡。
充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