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恐龍化石聞名。近日,博物館停車場施工時,竟然精準挖出一塊恐龍化石。館方將這一幾率形容為“在月球上打高爾夫一桿進洞”。
據美聯社10日報道,為研究博物館是否有利用地熱供暖的可能性,施工方在博物館停車場鉆了一個直徑只有約5厘米,但深度超過230米的洞,沒想到從洞里挖出一塊恐龍化石。博物館地質部門負責人杰姆斯·哈加多恩說:“從這個小洞里發現恐龍化石好比在月球上打高爾夫一桿進洞……不可思議,非常罕見。”
經分析,博物館方面認為這塊化石是一種小型植食恐龍的脊椎骨。它們生活在距今約675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在恐龍化石附近還發現了植被化石。
博物館古脊椎動物部門負責人帕特里克·奧康納說,這頭恐龍可能生活在當時植被茂密的沼澤環境中。
目前這塊化石被陳列在博物館中,但博物館不打算再進行挖掘。哈加多恩說:“我也想……把這頭恐龍的其他部分挖出來。但這不可能實現,因為我們真的需要停車場。”(荊晶)
美國恐龍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