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斯塔默10日在倫敦郊外諾斯伍德軍事基地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聯合記者會時表示,英法雙方已簽署《諾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確雙方將就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進行協調。
英法兩國為什么要在此時做出這樣的舉動?這將會產生什么影響?
英法試圖應對美國對歐政策的不確定性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我們看到這次英法兩國的互動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所謂的《諾斯伍德宣言》,宣言產生的背景是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美國對歐洲戰略的調整,尤其是美國現在對北約的重視程度急劇下降,短期內給歐洲國家帶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未來如果美國逐漸削弱對歐洲的核保護傘,歐洲國家該如何自保。
英法協作才能讓歐洲國家對自主防務有信心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其實此前在歐洲范圍內,包括歐盟和英國之間就有過討論,探討把英法這兩個歐洲僅有的兩個核武器國家的力量進行整合,然后來應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核威脅。我們看到這次《諾斯伍德宣言》雖然表明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目前的進展距離英法兩國想要達到目標,尤其是對于其他歐洲國家想要分享到來自英法兩國的核保護傘,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為根據這個宣言,雙方只提到今后要把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進行協調,協調的意思就是到目前為止,二者還不能進行完全整合。這里面有一個背景是,英國擁有核武器的過程中,它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同時也就受到了美國的控制,所以一定程度上英國的核力量并不算是完全獨立。
前景仍受制于美國政策因素和具體實現路徑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英國能夠公開提出和法國進行核威懾力量協調,相比以前在核力量問題上受到美國約束的情況,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因為只有英法在分享核力量,然后為其他的歐洲國家提供核保護的基礎上,歐洲未來的安全和防務建設才具有了一些可信的基礎。現在多數歐洲國家其實對英法能否承擔對歐洲的安全責任有很大的疑慮,因為兩國的核威懾力量不能進行整合,不能一定程度上替代美國此前給歐洲國家提供的核保護傘。
英法核協作可能刺激俄反應 引發歐洲核競賽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接下來,隨著英法朝著把各自的核力量進行整合的方向去變化,顯然對整個歐洲地區來說會出現新一輪的核軍備競賽。盡管英法兩國的核力量相加,相比俄羅斯的核力量,無論在核彈頭的數量,還是在戰略武器和運載工具的裝備方面,都有不小的距離,但是顯然我覺得英法之間的核協作會在俄羅斯引起反響。接下來俄方也會進一步放開手腳,加強自身核軍備。今后在歐洲地區不可避免會出現新的核軍備競賽,聯系到當前俄烏沖突仍在持續。如果隨著歐洲地區的核軍備競賽加劇,俄烏沖突未來外溢升級的風險也會進一步上升。
英法,歐洲,美國,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