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中央金融辦等六部門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凈資產收益率”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作了調整,并對保險公司開展資金運用提出要求。國有商業保險公司2025年度績效評價據此執行。
明確“5+3+1”長周期考核
根據《通知》,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考核方式由“3年周期指標+當年度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3年周期指標+5年周期指標”。其中,當年度指標為“當年凈資產收益率”,權重為30%;3年周期指標為“3年周期凈資產收益率”,權重為50%;5年周期指標為“5年周期凈資產收益率”,權重為20%。
此外,“(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3年周期指標+5年周期指標”。其中,當年度指標為“當年(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權重為30%;3年周期指標為“3年周期(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權重為50%;5年周期指標為“5年周期(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權重為20%。
“這一調整有利于更好發揮險資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壓艙石’作用。”人保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優化長期考核機制有助于引導險資加大權益市場布局,尤其是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后投資收益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通過制度設計提升險資對投資收益短期波動的包容性,有利于更好發揮險資的市場穩定器作用,推動資本市場穩健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增加長期考核的權重和維度,有利于深化險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理念,引導險資基于中長期視角篩選布局優質個股,推動險資不斷提升深度研究水平和個股定價能力。
中國人壽集團表示,《通知》更加契合保險尤其是壽險的經營屬性,從跨周期的視角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的評價體系,降低了短期經營波動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影響,能夠更客觀地評價經營結果和風險水平。《通知》有利于進一步完善保險公司投資和業務戰略布局,持續加大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力度;有利于更好引導國有險資充分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優勢,認真踐行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理念,積極提高權益類投資占比,推動資產投資與保險負債更為匹配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
中國太平表示,本次引入“5+3+1”長周期考核,是推動投資行為穿透周期波動、踐行耐心資本理念的關鍵舉措,有助于保險機構淡化短期業績考核,聚焦提升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發揮險資規模大、期限長的優勢,更深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實體經濟發展。
中國再保認為,《通知》進一步完善了“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將有效降低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決策的影響,有助于引導險資更加堅定“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對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更好發揮險資長期屬性優勢
“近年來,我國持續優化險資運用機制,從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到拓寬投資渠道,從強化風險管理到引導服務實體經濟,核心導向始終是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及險資運用的長期性、穩健性。”相關業內人士表示。
《通知》要求,國有商業保險公司要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加強資產和負債在期限結構、成本收益、現金流等方面的匹配管理,進一步優化資產配置,合理確定權益投資比例,把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平衡,實現所有者權益穩定增長和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
《通知》提出,國有商業保險公司要注重穩健經營,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完善內部中長期考核機制,加強投資組合管理,挖掘收益穩健、風險可控、具有升值潛力和穩定現金流回報的優質投資標的,努力增厚長期穩定收益,更好發揮保險資金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壓艙石”作用,積極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知》強調,國有商業保險公司要增強投資管理能力,嚴格執行并不斷健全內部投資管理制度,完善投資決策程序和風險評估體系,做好投資項目盡職調查、收益分析、風險評估等工作,進一步加強投資風險管理、交易管理和投后管理。
對此,中國人壽集團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厚植“為民情懷”,認真貫徹落實長期穩健投資相關要求,積極發揮好“頭雁”引領作用,奮力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中國太平表示,將深入領會中央精神和主管部門政策導向,持續優化以長期價值投資為核心的考核體系,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和風控水平,全力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和實體經濟高質量增長。
中國再保表示,將深入領會貫徹《通知》精神,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守核心功能定位,全面提升經營質效,通過高質量、高水平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全力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實體經濟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實現,深度服務產業轉型、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進一步強化發揮再保行業“頭雁”作用。
人保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以資負匹配為基點、以動態平衡為手段、以絕對收益為指引、以長期穩定回報為目標,構建人保特色投資管理體系,把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平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踐行金融央企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