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齡人還在為學業、為未來方向迷茫時,18歲的候云燕已經在中國單板滑雪的賽場上,用她的勇氣、毅力和矯健身姿,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一場發生在她9歲時的車禍,奪走了她的一條腿,也一度讓她陷入自卑與迷茫。然而,命運并未就此定義她的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單板滑雪,從此,冰冷的雪道成了她展翅飛翔的天空,殘缺的身體反而激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量。
今天,讓我們走進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殘特奧會”)單板滑雪女子障礙追逐項目(LL1級)比賽冠軍——候云燕,一起了解她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渴望被平視:
他們沒有惡意,盯著看讓我難受
見到候云燕是在周五一個雨天,在杭州一家假肢矯形器公司里她接受了記者采訪,當時,她穿著深藍色短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褲坐著,正耐心等著師傅調整機械義肢的阻尼。
她是個愛笑的女孩,讓記者稱呼她“燕子”,說接到工作人員電話一瞬間,根本不敢相信,直到確認自己真的是科技助力肢殘人士公益項目第一位受助者,高興得一整晚都沒睡。
為了參加這次科技助殘活動,哥哥候云鵬領著候云燕,專程從河北邯鄲開車12個小時來到杭州。穿上嶄新科技義肢的候云燕,開心地表示“第一次體驗到上樓梯的感覺,很開心。”
假肢矯形器公司師傅為其調整新的智能仿生腿阻尼
“那時候9歲,車撞過來了,我爸騎著摩托車,我坐在后面……”候云燕平靜地回憶起那個改變她人生的瞬間。父親同樣身受重傷,手、肋骨、腳后跟都遭遇了粉碎性骨折。“也挺嚴重的,”她輕描淡寫,但言語間仍能感受到當年的驚心動魄。
那一年,她剛上五年級,本該是充滿童趣和活力的年紀,卻不得不面對身體的殘缺和旁人異樣的目光。
“同學們老是盯著我的腿看,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會難受,覺得自己是個另類。”候云燕坦言,那段在小學最后一段的時光,是灰暗的。老師的特別關照溫暖了些許,但同齡人探究甚至帶著一絲憐憫的眼神,讓她感到刺痛。
“他們也沒有惡意,但就是盯著我的腿看,讓我覺得很難受。”她渴望被平視,而不是被同情。
輟學,成了那個階段她潛意識里的選擇。“當時不是很想上學,只要不上學怎么樣都行。”就在這時,命運的轉機悄然降臨。
當地殘聯的工作人員找到了她,問她是否愿意加入滑雪隊。“當時并不知道滑雪是什么,從沒滑過雪。”候云燕說。對于那時的她而言,這更像是一個逃離校園、尋求新出口的機會。
2019年候云燕初露鋒芒 圖據:新武安公眾號
初入滑雪隊的經歷并非一帆風順。她甚至從未走過樓梯,平衡感幾乎為零。“教練領我上雪道頂上,給我穿滑板,撒手了,自己往下滑。”
這種近乎“放養”式的訓練方式,對于當時膽大的候云燕來說,初體驗是“很新奇”,但很快,摔跤接踵而至。“摔兩次就摔害怕了。”她臉上至今仍留有一道當時摔傷的疤痕,那是她勇敢觸摸新事物留下的印記。
但真正讓她走出陰霾的,是滑雪隊這個特殊的集體。“看到隊里那些和我一樣的隊友們,他們也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努力地去訓練、去比賽、為國家爭光。”候云燕告訴記者。
在這里,她不再是孤單的“另類”,而是找到了“同類”。看到比自己傷勢更重卻依然陽光積極的隊友,她深受感染。“那個時候也才11歲,兩三年時間,心里慢慢變得強大,可以接受大家的眼光和幫助了。”
滑雪像鳥一樣自由:
沒人看好我,還好教練沒有放棄
童年的磨難和滑雪隊的歷練,讓候云燕的心智遠超同齡人。日復一日的訓練,從最初的“當成玩”,到后來明白需要“認真對待每一次訓練”,艱苦是必然的。
“一天七八個小時的訓練,不會枯燥,因為每天訓練內容都不一樣,也能找到不一樣的樂趣。”當被問及訓練中最深刻的感受時,她描述道:“滑的時候很開心,很自由,像鳥一樣,可以隨意滑翔。”這種風馳電掣帶來的沖擊感和自由感,是她在車禍后重新找回的、對速度和掌控的渴望。
候云燕坦言自己也曾經歷至暗時刻。但支撐她走下去的,是對未來的憧憬。“一開始的初衷,是想讓自己不要自暴自棄,看到隊友們也能做出成績,我也想達到他們的境界。”她這份不服輸的勁頭,加上家人的無條件支持——父母和哥哥只希望她開心,無論是否做出成績,讓她在滑雪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2018年底,年僅11歲的候云燕迎來了她的第一次比賽。那是在張家口舉行的一個錦標賽,她參加了單板滑雪障礙技巧和坡面回轉兩個項目。
“我就想安全完賽就可以。”超常發揮的她,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績。“教練說,你剛練,不需要你拿多好的成績,能安全下來就行,你這個成績是我意想不到的。”這份初出茅廬的驚喜,為她打開了通往更高舞臺的大門。
候云燕在殘特奧會單板滑雪女子障礙追逐項目比賽中一舉奪冠,圖據:新華社。
真正的突破發生在2025年3月25日。這一天,剛滿18歲的候云燕在殘特奧會單板滑雪女子障礙追逐項目比賽中一舉奪冠。“我終于對得起我幾年的付出,對得起教練的細心教育,對得起我爸媽的期望。”奪冠瞬間,積壓多年的情感噴薄而出。
殘特奧會單板滑雪女子障礙追逐項目比賽頒獎現場,圖據:武安殘聯。
“在別人都沒看好我的時候,教練依舊沒有放棄我。好的教練很好找,但是不放棄運動員的教練肯定不好找。”她告訴記者,這位30歲左右的教練,更像哥哥,“他會從女性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生理期時,會主動告訴我們哪些高難度動作可以不做或替換。”這種關懷,讓候云燕倍感溫暖。
哥哥候云鵬向記者透露,這場比賽妹妹心里承受著巨大壓力,但她都一個人扛了下來。2024年農歷6月,候云燕的父親突發心梗去世。父親去世的噩耗毫無疑問給候云燕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調整狀態歸隊之后,她還在訓練時不慎摔傷了胳膊。而這一系列的變故,都發生在距離殘特奧會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打完封閉針之后,候云燕依舊堅持上場訓練,沒有半句怨言。候云鵬坦言,身為哥哥既心疼又欣慰,由衷地感慨妹妹“長大了”。
想上北體成為滑雪教練:
掙錢多少無所謂
如今,候云燕的運動生涯正處于上升期。對于未來,她目標明確:“還想備戰下一屆比賽。既然努力了這么久都到這兒了,還是想再加把勁再沖擊。”
單板滑雪仍將是她的主項,但她也在考慮拓展可能性,“可能先把冬季項目抓緊,然后在夏季項目里也去爭取一些好名次。”盡管未來充滿挑戰,她對自己的黃金期(預計可延續至30歲左右)充滿信心。
除了冰雪場上的拼搏,候云燕也過著普通女孩的生活。她喜歡追劇,喜歡演員白敬亭;放假時,她計劃著和朋友們去云南大理,看蒼山洱海;她還跟記者分享了在抖音上的手指舞,這些細節,讓她顯得更加真實可愛。
然而,候云燕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成為一名殘疾人滑雪教練。“想當一個滑雪教練,針對于咱們殘疾人,特別是像我一樣大腿截肢的朋友們,讓他們能體驗到滑雪的樂趣。”
對她而言,這份工作的意義遠不止于謀生。“掙錢多少無所謂,更多的是想讓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到,體驗到快樂,拓寬人生的邊界。”這份源于自身經歷的體悟,讓她希望將滑雪帶來的自由與力量傳遞給更多和她一樣的人。
為了實現夢想,她提前設定好規劃,還在西湖邊的吳山居留下了小心愿,“先考上北體,然后30歲之前掙夠100萬。”對于感情,她則表示“先往后排一排,有志青年先謀生再謀愛。”這份清醒與務實,正是她成熟心智的體現。
候云燕與西湖荷花合影
從那個在校園里因殘疾而自卑的女孩,到如今在雪道上自由馳騁的冠軍,候云燕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場關于勇氣、接納與超越的生命蛻變。
她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體育競技的勵志傳奇,更是一曲關于如何在逆境中重塑自我、活出精彩人生的動人樂章。在未來的雪道上,我們期待看到她更加耀眼的光芒,也期待她用教練之姿,點亮更多殘障伙伴的夢想之光。
正如她的個性簽名,愿我們都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學會珍惜和勇敢。
和朋友一起登邯鄲武安古武當山,受訪者供圖
走路、觸摸、感受生活……這些對健全人再平常不過的事,對很多肢體殘疾朋友來說,卻格外不容易。在浙江,全域的科技創新、科技普惠推動了新公益生態的形成,一批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科技企業,正在為浙商聯動公益、技術普惠民生打造“公益中國”的新方案。
即日起,潮新聞·錢江晚報聯合浙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零跑汽車推出“追光者的科技翅膀”系列報道,講述他們努力追夢、奮斗不息的溫暖故事。看看科技如何點亮他們的生活,讓每一步追光前行的腳步,都充滿力量,閃閃發光!
潮新聞 記者 陳穎靜 包一圣 實習生 錢睿暄
候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