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7日晚,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以下簡稱“世運會”)將在四川成都拉開帷幕,這是中國大陸首次舉辦這一代表非奧項目最高水平的國際綜合性運動會。世運會由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IWGA)主辦,該組織負責人、IWGA主席何塞·佩魯雷納在成都世運會即將開幕之際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點贊成都的籌備工作,并表示,世運會與奧運會不是競爭關系,“非奧”一詞往往導致未被納入奧運會的體育項目被低估或忽視。要改變這種觀念,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成都世運會將樹立新的標桿”
1981年,世界運動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首次舉辦。當時,許多項目獲得奧運會正式比賽資格的機會十分有限,部分國際體育單項組織便萌生了為非奧項目運動員打造一個展示自身競技水平平臺的想法。世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其競賽項目主要以非奧運會項目為核心,通常在奧運會閉幕后一年舉行。
2019年,成都斬獲2025年世界運動會的舉辦權,繼2023年成功舉辦大運會之后,再次成為國際體育賽事的東道主。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世運會創新性地舉行了世運會歷史上首次火炬傳遞活動,路線巧妙地串聯三星堆、金沙遺址、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等巴蜀文化地標,實現體育盛事與地域文化的深度交融。
“成都團隊的工作極為出色。一切已準備就緒,我們將迎來一場精彩賽事。”佩魯雷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對成都世運會籌備工作的高度認可。佩魯雷納說,本周,他來到成都后,實地走訪多個場館,并與眾多運動員深入交流。“我對這場盛會滿懷憧憬,運動員們同樣迫不及待。”
佩魯雷納表示,成都擁有超過2100萬人口,是自首屆世運會以來,舉辦該賽事的最大城市。在這樣一座人口眾多的都市中,為大型體育活動營造熱烈氛圍絕非易事。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世運會在整座城市都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從市中心的電子屏幕、高速公路沿線的海報,到機場的標識牌都展示著世運會元素,成功地提高了世運會的曝光度。”他說。
在舉辦世界運動會的同時,東道主還會開展各種文化和社會活動,以豐富賽事的內涵。談及成都世運會與往屆賽事相比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佩魯雷納特別提到,在文化維度,成都展現出無與倫比且令人難忘的獨特氣質。成都素有“熊貓之城”的美譽,城市形象與其標志性的野生動物密不可分,這在賽事品牌和吉祥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表示,成都世運會結束后,成都的獨特魅力將在近4000名運動員及超1萬名賽會參與者所在的114個國家和地區中得到廣泛傳播,成為城市宣傳的靚麗名片。
佩魯雷納告訴記者,成都世運會開幕式將于北京時間8月7日晚舉行,他對此尤為期待。“成都將如何在世界舞臺上巧妙呈現其深厚歷史底蘊與蓬勃文化活力,著實引人遐想。我衷心希望開幕式能激發運動員及與會者的探索欲,促使他們深入了解這座城市的別具一格。”
“毫無疑問,成都將傾力奉獻一場最高水準的體育盛會,我們堅信,成都舉辦的第12屆世界運動會將樹立全新標桿。”
世運會為渴望入奧的項目提供跳板
世界運動會在競賽項目、參賽形式及辦賽理念上,均與奧運會存在顯著差異。世運會自誕生以來,便與奧運會形成了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隨著奧運項目設置愈發貼近年輕群體需求,部分世運會項目得以被奧運會吸納。成都世運會共設34個大項、60個分項、256個小項。其中,蹦床、攀巖、腰旗橄欖球、壘球、棍網球、壁球已獲準列入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而霹靂舞、空手道等曾在奧運舞臺亮相,后未被列入奧運會的項目又重返世運會。
IWGA是否計劃推動更多項目入奧?佩魯雷納認為,世界運動會作為一項獨立的賽事,擁有獨特的品質和鮮明的特色。即便部分聯合會已躋身奧運大家庭,它們依然是世界運動會中活躍且關鍵的成員。盡管如此,不可忽視的是,世運會作為奧林匹克運動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確實為渴望入奧的項目提供了跳板。
他強調,IWGA的職責并非主動推動特定體育項目進入奧運會。“我們的使命是為運動員和會員聯合會提供一個卓越的展示平臺,以彰顯其體育項目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而這一點對提升其國際知名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IWGA不會直接游說將某些項目納入奧運會,但國際奧委會可能會推薦其運動項目或分項進入世運會。“據我所知,國際奧委會密切關注世運會賽事,尤其是潛在奧運項目的表現。”
面對奧運會擴張導致部分世運會項目被取消的挑戰,IWGA將如何應對?佩魯雷納明確表示,世運會既非奧運會的簡單延伸,也不會依據奧運賽事的調整而頻繁變動自身比賽項目。“不過,我們認識到奧運會與非奧運會項目之間的界限正逐漸模糊。”
他以霹靂舞為例闡釋說,該項目在2022年美國伯明翰世界運動會上大獲成功后,在巴黎奧運會上首次亮相。隨著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宣布不將其列為比賽項目,它又重返成都世界運動會。這充分展現了世界運動會賽事與奧林匹克運動之間動態且持續發展的關系。
佩魯雷納總結道:“我們尊重不斷變化的奧運格局,但我們的首要承諾仍是服務于自身,為我們的聯合會提供向全球觀眾展示其項目的機會。”
推廣非奧運項目的最大挑戰,就是“非奧”一詞本身
佩魯雷納對記者表示,歷經44年發展,IWGA 已將打造一項聚焦非奧運項目運動員的國際賽事的愿景成功化為現實。盡管難以量化世界運動會對于每位運動員的具體影響,但其重要性已然凸顯。如在德國,政府對非奧運項目的資助與運動員在世界運動會中的表現直接掛鉤;在以色列、日本等國,專業協會積極支持和推廣世界運動會相關體育項目,保障運動員獲得應有認可與資源。
他還向記者分享了一名奧地利運動員的感言,以此闡釋世界運動會為運動員帶來的滿足感:“世界運動會是我所從事運動項目中最為重要的賽事。參賽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我絕不會錯過。”
談及當下國際體育遭遇的政治化、興奮劑等難題,佩魯雷納表示,該組織的價值觀和實踐始終與奧林匹克運動相一致。“我們嚴格遵循國際奧委會的指導方針,包括與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密切協作,并且要求每位參賽選手賽前必須簽署明確的《行為準則》。誠信及公平競爭對我們來說絕不可妥協。”
作為IWGA的“掌門人”,佩魯雷納認為,推廣非奧運項目面臨的最大挑戰,或許就是“非奧”一詞本身。它往往導致非奧體育項目被低估或忽視。要改變這種觀念,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長期承諾。“但我們堅信,這些努力是值得的。”
對于世運會在國際體育格局中的角色,佩魯雷納認為,世運會與奧運會不應被視為競爭關系。世運會致力于成為新興體育項目蓬勃發展、以及創新、包容和卓越匯聚的平臺。這是一個現在和未來都極具價值的空間。他表示,“成都世運會將再次證明我們能夠提供奧運會級別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