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航天發展十年,已取得矚目成就,大推力、可復用已成為商業航天的關鍵詞,也是人類對浩瀚宇宙探索的必經之路。在這極具歷史意義的階段,星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商業航天新勢力身份入局,以全流量補燃發動機、可復用運載火箭為主型產品,致力于通過跨維度融合創新,打造商業航天科技生態,努力實現“太空技術真正服務于人類與地球未來”的目標。
清華人的航天之路
當人們談論清華的傳統,總離不開其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赤子之心。星梭科技團隊的成立故事,正是清華人將“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誓言,寫入商業航天星辰大海的生動續篇。
在星梭科技的辦公區,有一道獨特的風景:左側白板寫滿流體力學方程與湍流模擬數據,右側白板則羅列著供應鏈成本模型與市場滲透率曲線。這種“學術打底,商業落地”的創業哲學,讓團隊在技術端保持著對前沿科技的持續專注,同時在商業上又展現出創業者的極致執行力。
2025年初,當這支年輕的團隊剛剛組建完成的時候,他們手中的“王牌”不是現成的產品,而是中國航天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技術、導師傳遞的經驗,以及一個大膽的愿景——讓中國民營航天站上世界頂尖的舞臺。
“還記得在學校熬夜推導方程的日子嗎?”團隊成員之間經常相互打趣,“現在我們終于有機會把這些理論變成現實。”這群年輕的創業者帶出校園的不只有畢業證書,更有著清華人敢想敢做的精神。當‘冰川一號’沖天而起時,那將是他們交給母校最好的答卷。
打造“黃金組合”
星梭科技瞄準不銹鋼箭體可回收火箭和發動機全流量補燃循環技術這兩大最具前景的技術方向開展攻關。
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首型火箭“冰川一號”將采用5米大直徑不銹鋼箭體,起飛重量超過千噸,搭載高比沖的“猛犸一號”全流量補燃循環技術發動機,可實現太陽同步軌道20噸以上,重復使用超過20次的效果。這對“黃金組合”可為全球商業和科研客戶提供可靠、便捷、廉價的發射服務,打造鏈接天地的全鏈路“鑰匙”。
“有所為,有所不為”
相關負責人介紹,星梭科技跳出了傳統航天“大而全”“重資產”的路徑依賴,轉而扮演“系統集成者”與“技術突破者”的雙重角色。一方面,深度嵌入中國強大的制造業網絡,將火箭復雜的結構件、標準化的電子元器件甚至部分分系統的生產,交由高度專業化且成本效益突出的民用供應鏈伙伴完成。這不僅大幅降低了初始投入和制造成本,更將企業的核心資源從繁復的生產管理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星梭精準聚焦運載火箭最具顛覆性價值的關鍵環節——可重復使用推進系統的深度優化、高精度著陸控制算法的迭代以及面向未來太空經濟的快速響應發射能力建設。
這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模式,使公司能在保證可靠性的同時,顯著加速迭代速度,以更敏捷的姿態響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并為中國商業航天生態注入新的活力與效率。
星梭科技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