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西湖醋魚好吃嗎?”
“難吃死了!”
近日,由成龍主演的動作犯罪電影
《捕風(fēng)追影》正在熱映
影片中,成龍再顯身手
不少網(wǎng)友大呼過癮
而梁家輝做的西湖醋魚被評價“難吃”
也讓不少影迷會心一笑
作為杭幫菜第一經(jīng)典
西湖醋魚可追溯到宋代
曾讓王侯富商、文人騷客競相點贊
可如今的評價卻褒貶不一
有網(wǎng)友認(rèn)為,西湖醋魚
“保留了魚的腥,去除了魚的鮮”
“難吃的教訓(xùn),經(jīng)過多年還銘記于心”
也有網(wǎng)友為西湖醋魚正名
“我超級愛吃西湖醋魚”
“跟蟹肉的味道很像,挺好吃的”
還有網(wǎng)友表示
西湖醋魚要想好吃
既考驗廚師的技術(shù),也跟食材有關(guān)
杭幫菜廚師們
該如何破解食客們對西湖醋魚的“惡評”?
《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
帶你品嘗
一本30多年前的杭州老菜譜里,藏著西湖醋魚的味覺焦點——蟹味。從姜醋汁勾起的味覺聯(lián)想,到唇齒間的縷縷肉感,組成蟹味的每一塊拼圖,都要靠心手合一來回校準(zhǔn)。
傳統(tǒng)西湖醋魚用的是草魚,天然自帶土腥味。通過餓養(yǎng),可以排出肚內(nèi)雜物,褪去幾分腥氣。
為了魚肉同步成熟,做西湖醋魚還有一套刀工秘籍——“七刀半”:第一刀,分成雌雄兩片。雄片肉厚,要用四刀劃開,再加一刀,切去魚牙;雌片肉薄,只劃一刀,再加半刀切去剩下的魚牙,共計七刀半。
文武火汆煮,是對傳統(tǒng)做法的升級。文火慢煮,保證魚肉熟嫩不柴。武火催發(fā)的蒸氣,將魚鰭高高推起,達(dá)到展翅欲飛的顏值標(biāo)準(zhǔn)。
至此,魚肉清鮮,腥氣盡除。
為了讓魚肉入味,有經(jīng)驗的廚師還會選用鯽魚、小黃魚、豆腐魚制作雜魚濃湯,用一招“從天而降”的吊湯手法,造就鮮美醇厚的白湯。再加入料酒、醬油,用魚湯澆淋魚肉,讓滋味層層滲透。
西湖醋魚,成龍,梁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