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專區
您的位置: 抗戰勝利80周年
華商領袖劉光福,十九路軍當翻譯
2025年08月28日16:59 來源:環球人物網-《環球人物》雜志 作者:馮群星 楊念
小號 中號 大號

劉光福(1893年-1983年) 祖籍廣東臺山,出生于澳大利亞悉尼。抗戰期間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四處籌募義款。參與創建澳中友好協會等組織,畢生為爭取華人平等權益、發展中澳友好關系而努力,是著名的華人社會活動家。

第一眼看到劉光福,很多人難以想象他是華人——他是中英混血兒,從母親那里繼承了西方面孔,但他一生以“澳大利亞華人”的身份為榮。在90歲壽辰宴會上,他饒有興致地為賓客們表演了一個小節目:用家鄉廣東臺山的土話,說出數字一至十。

20世紀30年代,積貧積弱的中國在日寇鐵蹄下風雨飄搖,遠在澳大利亞的劉光福堅定地站在了中國一邊。“難得的是,他從1931年就開始呼吁抗日救亡。14年抗戰期間,他從來沒有左右搖擺過,基本上做到了全面投入。”廣東華僑歷史學會理事黃柏軍說。

根在中國

1893年1月19日,劉光福出生在澳大利亞悉尼。他的父親祖籍廣東臺山,母親則是英國移民。

和成千上萬的廣東同鄉一樣,父親隨著淘金熱來到澳大利亞,希望用艱苦的勞動換取更好的生活,卻遭遇了愈演愈烈的排華運動。為了“維持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社會中的絕對優勢”,澳大利亞多地陸續推出“白澳政策”,限制亞洲移民。

劉光福從小飽嘗被歧視的滋味。“為什么很多人對我們懷有敵意?”當劉光福提出困惑時,父親堅定地告訴他:“你的根在中國,我們的很多親人在那里。”

“中國,廣東,臺山。”劉光福默默記下了這些地名,夢想著有朝一日去中國看看。他在7歲那年如愿,和弟弟回到家鄉臺山,寄宿在親戚家。近8年時光里,兄弟倆跟著阿婆學會了廣東話,背誦了《三字經》等典籍——晚年時,他仍能背出書里的內容。

黃柏軍認為,家鄉的生活經歷對劉光福影響深遠。“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不僅接受了中國的傳統教育,還與中國的基層民眾共同生活,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軍告訴《環球人物》記者,亡國滅種的危機,使得海外華人的民族意識空前覺醒。他們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宗族和家鄉,而是擴大到整個中國的國族命運。

已是知名華商的劉光福,第一時間投入了抗日救亡。當時,英、法、美等西方大國對法西斯國家采取綏靖政策,澳大利亞也抱有“隔岸觀火”的態度。但劉光福從偶然得到的《田中奏折》英譯本中看到,日本計劃先吞并中國,再向東南亞和大洋洲擴張,他決定告訴澳大利亞人,他們無法置身事外,必須支持中國抗戰。

憑借著年輕時當記者的功底,劉光福編寫了長達166頁的宣傳冊《中國和滿洲的麻煩》,并自費印發1萬多冊。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成箱的冊子被送進議會和媒體機構。它并未徹底改變澳大利亞政府的觀望態度,但至少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覺,部分澳大利亞媒體對《田中奏折》進行了報道。

青年時期的劉光福。

以筆為槍

“不能繼續待在遙遠的澳大利亞了,我要回中國。”完成宣傳冊相關工作后,劉光福的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1931年底,公司恰好需要派人去上海處理業務,劉光福抓住機會,帶著妻兒抵滬。

這年冬天,在滬日本人多次挑起街頭沖突,為日軍進駐制造借口。朋友提醒劉光福,日軍已過長江,辦完事最好盡快攜家人離開。劉光福婉言謝絕了。他已經給自己安排了新的任務:去廣東會館當志愿者,難民們正在“像螞蟻一樣涌進那里”。

在廣東會館,劉光福意外收到了第十九路軍一位宣傳負責人的會面邀請——原來,對方看過《中國和滿洲的麻煩》,很關注他的動向。負責人也建議劉光福離開上海,劉光福再度謝絕。

1932年1月28日,上海,第十九路軍戰士與日軍交戰。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軍在上海閘北發動突襲。負責滬寧地區衛戍任務的第十九路軍對日軍早有防備,立即奮起抵抗。

當時,日本當局已做好了外交欺騙和輿論操縱的準備,事發后立即將全部責任推到中國身上,聲稱事變原因是“中國排日運動”。

為了讓世界了解真相,劉光福毅然加入第十九路軍擔任英文秘書,專門負責與外國記者聯絡。第十九路軍的前身為粵軍第一師第四團,將士們多為廣東籍子弟,劉光福恰好同時熟悉廣東話和英語。李建軍說,這種雙向溝通能力使劉光福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他在英文媒體上發表了一系列揭露日軍暴行的文章,推動國際社會同情中國抗戰”。

上海的生活危機四伏。一天夜里,劉光福出了門,前往一家報館溝通中國軍隊抵抗日寇的報道事宜。他邊走邊沉思,等到回過神來,發現自己竟然走進了日軍控制的地區。

街角一片混亂,日軍正驅趕著很多中國人登上卡車,似乎是要把他們拉走殺害。劉光福暗道“不好”,剛想轉身離開,一個日本海軍陸戰隊隊員卻沖了過來,槍口直抵他的上衣紐扣。

在這千鈞一發的生死瞬間,劉光福利用自己的“西方式”面孔,假裝自己是英國人。他面露慍色地退了兩步,又做出向日本天皇致敬的樣子,打消了日本兵的懷疑。晚年回憶這次遇險,他說:“那還是冬天,可是當我穿過蘇州河回到安全地帶時,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赤子之心

1932年5月5日,在英、美、法、意等國調停下,中日簽署《淞滬停戰協定》。第十九路軍被調離上海,劉光福轉任上海大新公司英文秘書,繼續以多種方式支持中國抗戰。

“他經營實業多年,又長期擔任澳大利亞華人重要組織的領導職務,熟悉華人社群的內部結構與訴求,因而能高效整合分散的華人資源,號召華人捐款捐物。”李建軍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劉光福不僅動員華人,還始終設法推動澳大利亞與中國協作。因此,身在上海的他與澳大利亞的朋友仍保持密切聯系,從貿易、安全等角度,不厭其煩地闡釋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性。

1991年,澳大利亞出版了一本講述劉光福事跡的書。書中這幅插圖描繪了劉光福(右一)為修訂澳大利亞移民政策而斗爭的場景。

1933年,澳大利亞記者史利文根據與劉光福的談話,出版了《白中國(White China)》一書。“此書確能喚起澳大利亞人士改變對華政策。”劉光福為推廣這本書四處奔走,還在報紙上發表聲明,呼吁華人同胞“協力贊助推銷”。

幾年后,劉光福回到澳大利亞,發動其人脈關系舉辦多場座談會,推動“澳中合作”社會共識的形成。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兒子劉國寶也在劉光福的鼓勵下加入澳大利亞海軍,開往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前線。

劉光福還運用其政治影響力,竭盡所能地保護中國同胞。戰爭結束后,澳大利亞政府決定遣返數百名流落至澳的中國海員,劉光福挺身而出,發起成立“保衛華人正當權益委員會”等組織,為海員們奔走請命。

澳大利亞作家艾瑞克·羅斯在其著作《澳大利亞華人史》中評價,劉光福“也許是20世紀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華人”。“在中華民族的危亡時刻,以劉光福為代表的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群體,為中國抗戰筑起了堅實的海外后盾。”李建軍說。


責任編輯:邱小宸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色视频|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毛片让我看一下毛片| 在线视频一二三区2021不卡|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百合h肉动漫无打码在线观看| 嫩草视频在线看| 免费动漫人物扑克软件网站|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男人让女人桶爽30分钟|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午夜夜伦鲁鲁片|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性美国xxxxx免费|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bwbwbwbwbwbw精彩| 添bbb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欧美性猛交xxx猛交| 国产极品大学生酒店|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韩国午夜情深深免费| 手机看片国产在线| 免费一级毛片正在播放|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1分29分|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图片色| xxxxwwww中国| 日日夜夜综合网|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69无人区卡一卡二卡| 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国语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