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到一個月里,烏克蘭三次用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輸送石油的“友誼”管道,一度切斷了中東歐國家油氣運輸,也點燃了國際政治的新危機。
在近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當被記者問及針對“友誼”管道的襲擊時,澤連斯基說:“我們?yōu)蹩颂m非常尊重和匈牙利的友誼,但現(xiàn)在這條管線的存續(xù),完全取決于‘匈牙利的立場’?!?/p>
對于烏克蘭的態(tài)度,中東歐國家表現(xiàn)出了憤怒與失望,其中匈牙利政府反應最為強烈,相反歐盟則表現(xiàn)沉默。襲擊事件為何引發(fā)不同反應,它又將產(chǎn)生哪些外溢效應?
能源命脈多次被襲
“友誼”石油管道是蘇聯(lián)時期建設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也是全球最長的原油管道之一。它從俄羅斯西南部薩馬拉州出發(fā),北線經(jīng)白俄羅斯通往波蘭和德國,南線經(jīng)烏克蘭通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這條管道是中東歐國家的能源大動脈,多年來,俄羅斯通過管線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出售石油,烏克蘭則收取過路費。
鑒于其在能源供應上的重要地位,即使在過去三年俄烏沖突期間,“友誼”管道的運輸也從未停止,歐盟在對俄制裁中也一直將此管線“豁免”。
然而本月以來,這條管道卻連續(xù)三次遭襲,襲擊導致向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輸送多次中斷。這引發(fā)了中東歐國家的強烈抗議,其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政府對烏克蘭的襲擊行動反應最為激烈。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稱這是“極不友好的行為”,匈外長西雅爾多則明確指出,這是對國家主權的攻擊,是“企圖將我們拖入戰(zhàn)爭”的行為,并提及了啟動北約共同防御機制的可能性。
當?shù)貢r間26日匈外長西雅爾多表示,烏克蘭攻擊“友誼”輸油管道,傷害的不是俄羅斯,而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如果該管道長期無法運行,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能源安全將無法得到保證。
匈牙利國際問題專家弗拉姆·拉斯洛博士在接受總臺專訪時表示,俄羅斯石油對于匈牙利能源安全至關重要,事關匈牙利的國家安全,俄烏沖突不是烏克蘭侵犯匈牙利主權的正當理由。
匈牙利國際問題專家 弗拉姆·拉斯洛博士:“友誼”管線運輸石油大約占匈牙利進口石油的80%到90%,能源供應不僅是經(jīng)濟問題,也涉及國家安全。因此,能源安全是匈牙利主權的核心和根本,任何對于“友誼”管道的襲擊也意味著對匈牙利國家主權的威脅。
斯洛伐克也因襲擊受到嚴重影響。斯洛伐克經(jīng)濟部長德尼薩·薩科娃稱,由于“輸油可能很快會停止”,斯洛伐克“正在評估破壞的規(guī)?!?。當?shù)貢r間26日,斯洛伐克外交部長尤拉伊·布拉納爾稱,他已致電烏克蘭當局,呼吁其停止對“友誼”輸油管道的襲擊。布拉納爾表示,此類襲擊不僅損害斯洛伐克,也傷害烏克蘭自身利益。
斯洛伐克外長布拉納爾與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在事后還聯(lián)名致信歐盟委員會。兩國在信中指出,“沒有這條管道,我們國家的安全供應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并敦促歐盟介入其在能源政策和應對俄烏沖突策略上對其成員國利益的保障。他們警告稱,襲擊可能導致兩國“至少5天無法從俄羅斯進口石油”。
而歐盟委員會收到兩國聯(lián)名信函后的態(tài)度則耐人尋味。歐盟委員會除了確認已收到相關信函外,對于襲擊事件本身卻始終保持沉默。截至目前,歐盟并沒有如今年1月書面所承諾的那樣,對成員國能源供應管道的襲擊行為采取任何行動。
襲擊是精心策劃的行動
有分析人士指出,烏克蘭對“友誼”管道的襲擊并非一時沖動,而是精心策劃的行動。 一方面,烏方有意選擇在特朗普積極推動俄烏和談的關鍵時間點,通過切斷能源供應向嚴重依賴俄羅斯石油的中東歐國家施壓,從而增強自身在加入歐盟談判中的議價地位。另一方面,烏方試圖借此引起美方關注,推動特朗普政府接受“以加入歐盟替代加入北約”的折中方案,并利用美國的影響力向匈牙利等持反對立場的國家施壓,最終迫使其在烏克蘭入盟問題上做出讓步。
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烏克蘭與匈牙利、斯洛伐克關系一直不睦,兩國政府曾多次反對歐盟進一步減少依賴俄羅斯能源的舉措。對于烏克蘭入盟事宜,斯洛伐克政府雖然原則上表示支持,但強調(diào)“烏克蘭必須滿足所有入盟必要條件”,是一種基于現(xiàn)實考量的有條件支持,同時斯洛伐克明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
而歐爾班則多次明確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并且由于匈牙利的阻止,烏克蘭入盟進程實際上已陷入僵局。根據(jù)此前關于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民意調(diào)查結(jié)果,超200萬匈牙利公民(95%的受訪者)對烏克蘭入盟表示反對。匈牙利國際問題專家弗拉姆博士稱,烏克蘭的襲擊實際上是對匈牙利人的政治勒索,匈牙利人對此無法接受。
匈牙利國際問題專家 弗拉姆·拉斯洛博士:烏克蘭對于“友誼”管道的多次襲擊不僅是為了達到軍事目的,同時也是在政治上進行施壓的手段。匈牙利政府不希望烏克蘭加入歐盟,而澤連斯基總統(tǒng)則以襲擊石油管道向匈牙利施壓,就像他所說的,“‘友誼’管道能否存在取決于匈牙利”。澤連斯基話里有話,意思是未來針對重要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可能會再次發(fā)生,這種政治上的勒索和脅迫對匈牙利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襲擊事件凸顯歐盟內(nèi)部分歧加劇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歐盟多次呼吁成員國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推動能源來源多元化。然而,匈牙利作為內(nèi)陸國家,始終反對歐盟這一“意識形態(tài)驅(qū)動”的能源政策,堅持應從國家實際利益和能源安全出發(fā),主張自主制定能源政策。尤其在經(jīng)濟層面,俄羅斯提供的石油遠低于歐盟市場價格,對匈牙利而言具有明顯優(yōu)勢。
匈外長西雅爾多多次公開批評歐盟在能源和外交政策上過度偏袒烏克蘭,稱“布魯塞爾已經(jīng)不再是歐盟委員會,而是烏克蘭委員會。”
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這并非出于政治原因,并非因為我們沒有盡一切努力實現(xiàn)能源多元化,也并非因為我們沒有通過其他方式供應石油,因為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能源供應不是政治抑或意識形態(tài)問題,不可能簡單地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減少進口俄羅斯石油,當烏克蘭襲擊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能源基礎設施時,歐盟委員會默許并參與其中。歐盟委員會已不再是歐盟委員會,而是烏克蘭委員會。因為馮德萊恩的委員會代表的不是歐盟的利益,更不是歐盟成員國的利益而是烏克蘭的利益 。
就在當?shù)貢r間21日,匈牙利還表示希望能夠為俄烏和談提供“第三方場地”,22日,歐盟還直接對烏克蘭支付了超過40億歐元作為支持,結(jié)果烏克蘭反手就襲擊了“友誼”管道,這也被一些歐盟官員形容為 “背后捅刀” 。
烏克蘭對“友誼”管道的襲擊,除了讓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感到警惕和擔憂外,也影響著對援烏問題持謹慎和觀望態(tài)度的其他歐盟國家,例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兩國因為國內(nèi)經(jīng)濟壓力大,債務水平高,主張通過外交談判解決沖突并對無限期軍援持保留態(tài)度。況且在不少歐盟國家的供應鏈條里,依然難以完全擺脫對俄的能源依賴,包括奧地利、捷克這些內(nèi)陸國家。即使俄烏沖突已經(jīng)三年,這種依賴依然存在。
匈牙利國際問題專家弗拉姆博士在采訪中表示,這些國家的反應深刻反映出歐盟內(nèi)部在平衡對烏支持與自身利益,以及權衡軍事手段與外交途徑之間所存在的分歧。
匈牙利國際問題專家弗拉姆· 拉斯洛博士:在支持烏克蘭方面,不存在一個統(tǒng)一的歐盟政策,不僅是直接軍事援助,也包括歐盟成員國提供的貸款、直接撥款等,其實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并不同意。歐盟建立了支持烏克蘭的機制,從歐盟統(tǒng)一預算中給錢、給貸款,與此同時歐盟又從國際市場上借款,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并不認同這種做法。
襲擊或是雙刃劍
烏克蘭三次轟炸“友誼”管道,不僅是向歐盟國家施壓警示依賴俄羅斯能源存在風險,也希望借此打擊俄羅斯經(jīng)濟命脈。
烏克蘭的能源(天然氣和成品油)主要靠進口,而這些能源很多都是源自歐洲國家。正如歐爾班所說的那樣,烏克蘭從匈牙利進口電力和汽油,且依賴程度較高。同時,烏克蘭將斯洛伐克視為第二大柴油供應商,而斯洛伐克煉化的石油又來自俄羅斯。在襲擊事件發(fā)生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政府都曾公開表態(tài),考慮切斷對烏克蘭的能源供應。
烏克蘭對“友誼”管道的襲擊,不僅凸顯中東歐國家在能源供應上的脆弱性——過度依賴單一來源與固定路線極大增加了戰(zhàn)略風險,也為歐盟敲響了能源安全的警鐘。
這也進一步暴露出西方陣營在應對俄烏沖突問題上的深層分歧,歐盟想要協(xié)調(diào)內(nèi)部立場舉步維艱。
烏克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油氣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