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退休小學教師
為考上大學的學生登門送錢”的短視頻
在社交平臺悄然走紅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
麒麟苗族鄉的方友澤老師
得知曾經的學生考上大學后
特意來到學生家里
叮囑其要努力學習
匆匆來又匆匆離開
只喝了一杯茶,留下500塊錢
這條滿是牽掛的視頻
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村里很多人
都是方老師的學生
“他是我的小學數學老師
雖然只教了我兩年
但絕對是公認的
值得受人尊敬的老師”
視頻里的主人公劉桂英
提起方友澤時語氣滿是敬重
今年63歲的方友澤老師
自1981年3月
走上村小講臺
便將整個職業生涯
奉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
執教42載
他先后獲得
“鄉村學校
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
優秀教師、十佳教師等多項榮譽
每一份認可背后
都是他對鄉村教育的赤誠
在麒麟苗族鄉
中和村四望小學的課堂上
個子不高的方友澤
憑一股對教學的執拗
成了讓學生“又敬又怕”的嚴師
彼時的四望小學硬件落后
生源覆蓋兩個村子
一個年級最多三十來人
方友澤一人扛起了
兩個年級的數學教學
“他對學習特別嚴格
誰沒完成作業就要挨罰
嚇得我們再也不敢偷懶”
劉桂英笑著回憶
這份嚴格給她的數學
打下堅實基礎
小學六年級畢業時
她的數學還考了100分
不僅劉桂英,連她的父親
也曾是方老師的學生
“我們這兩個村的很多人
都是方老師的學生”
從村里老人的口中
劉桂英還知道了
方老師的“歸鄉故事”
“他小時候很瘦小
但讀書特別努力,后來當了老師
又特意回到村小教書”
因學校缺老師
即便到了退休年齡
方友澤還是返聘回校
繼續站在講臺前
“方老師家在縣城
每天要騎車二十多公里趕來上課”
這份堅守
劉桂英記了很多年
小學畢業升入初中后
劉桂英曾和同學們一起
回學校看望老師
也是在這次的探望中
她和方友澤加上了微信
誰也沒想到
這個小小的舉動
成了多年后重逢的伏筆
后來,中和村四望小學
因教育資源整合集中到了鎮上
老師們被重新分配
學生們各奔東西
劉桂英只剩和方老師的微信
偶爾發來幾條簡單的問候
父親的日記本里沒有散文詩
寫的是上課的教案
今年,劉桂英收到
西南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后
隨手在朋友圈
分享了這份喜悅
沒成想
方友澤老師第一時間留了言
還特意打來電話
仔細確認她是否在家
不久后,方友澤就從縣城趕了過來
劉桂英的父母不在家
只有她和奶奶在
她趕緊洗了些李子
倒了杯熱茶
“方老師只喝了一口茶
就忙著把500元錢
塞到我的手里”
“進校園別輕易信人,怕你被騙”
“別沉迷游戲和短視頻
進去了就難控制自己”
“到了大學要好好學習”
幾句話
沒有華麗的辭藻
全是長輩對晚輩的牽掛
劉桂英家境特殊
多年來靠他人幫扶支撐學業
握著這500元錢
她又感動又激動
“沒想到小學老師還記著我
知道我要去上大學了
特意來送錢叮囑
這份心意比什么都重”
劉桂英把這段經歷發到社交平臺
意外收獲了網友們的點贊
更巧的是
方友澤老師的女兒方志紅
也刷到了這條視頻
在評論區寫下一段讓人淚目的話
“妹妹
祝你事事順意,前程似錦!
看到大家對我父親的評價很暖心
自我記事起
他眼里只有工作
二十多年里只因骨折休息過幾天
總在忙教案、家訪
分析學生情況
他不僅是我爸爸
更是我最好的老師
我身上的閃光點都來自他和媽媽
以后有困難可以聯系姐姐
我一定盡力而為”
他的女兒還曾在朋友圈說
“父親的日記本里
沒有散文詩
寫的是上課的教案
學生們的成長”
方友澤把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學生
留給家人的陪伴雖少
卻用對教育的赤誠
成了家人眼中最動人的榜樣
他教我的兩年
影響我的卻不止兩年
這次登門之后
方友澤的女兒
還主動加上劉桂英的微信
祝福她在大學學有所成
還詢問她是否需要資助
“說會幫我尋找愿意幫忙的人
讓我在大學里不用為錢太操心”
劉桂英說
“以前怕老師的嚴格
后來懂他的用心
他教我的兩年
影響我的卻不止兩年
現在要去讀大學了
想起他的叮囑就覺得特別踏實”
方友澤用數十年的時間
詮釋了“師者仁心”的含義
一杯熱茶的溫度
或許會慢慢消散
但師生情誼
歲歲年年,始終溫暖
綜合自重慶共青團綜合采寫(記者:黃騰飛)
方友澤,退休小學教師為考上大學的學生登門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