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如虹、威震寰宇,高燃的九三閱兵,讓每個國人熱血沸騰。
長安街畔,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長槍短炮”,大家不停尋找復刻經典的拍攝點位。街頭巷尾,很多人還在指著頭頂,講述凌空戰鷹呼嘯而過的時刻。而放眼全國,大屏前頻頻駐足,小屏前一刷再刷,兩天來,全國似乎時時處處都是“觀禮臺”,太多人臉上洋溢著相同的興奮與自豪,反復回看、津津樂道。海峽對岸的臺灣同胞也不例外,有媒體統計,對盛大閱兵,臺灣線上渠道播放量超500萬,這一幕也被網友稱為中國人專屬的“同屏共振”。
這樣強烈的共鳴,也說明閱兵不僅是一場國家級的紀念儀式,更是一種全民共赴的歷史體驗。無論是親歷現場的激動,還是在線圍觀的點贊,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其中,讓對歷史的銘記、對先烈的緬懷,從祖國的心臟直抵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勝利日大閱兵,何以牽動全民心弦?近代以來,中國遭受欺凌、災難深重,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更是將中華民族逼到亡國滅種的邊緣。14年浴血奮戰,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讓中華民族一雪恥辱、涅槃重生。80年過去,當現代化受閱部隊如鋼鐵洪流般經過天安門前,當“萬國牌”飛機被雷霆列陣的國產戰鷹取代,當國旗護衛隊護送五星紅旗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一路行進,一個更加自信、更加強大的中國躍然眼前,中華民族的奮斗與榮光有了具象呈現,每一個國人都渴望從這場盛典中感受這份榮光。
隆重的紀念活動,讓我們見證了大國崛起的堅定步伐,見證了人民軍隊的昂揚士氣,也見證了今日中國的凝聚力向心力。家國情懷,一直是中國人骨子里最深沉的情感。80年前,抗戰勝利宣告著中國人民被動挨打的日子一去不返。80年后的今天,民族復興勢不可擋,強起來的國家帶給所有國民穩穩的安全感,讓“我和我的祖國”的情感聯結更加深刻。“國家強大,與我有關”,守護國家,就是守護我們的生活。
當和平鴿飛翔在天安門廣場上空,當彩色氣球騰空而起,場內場外都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是由衷的自豪,更是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真誠祈愿。而14億多人的“同屏共振”,對家國大事的關心關注,本身就是我們最堅固最熱血的精神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