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種號稱“解壓神器”的軟泥類玩具風靡市場,成為孩子日常把玩最多的玩具。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們購買的“解壓軟泥類玩具”經常散發出刺鼻氣味,還導致孩子出現皮膚過敏等癥狀,不少是無廠名、廠址、合格證的“三無”產品。這類玩具的成型水含硼砂,是有毒化合物,成人攝入1到3克會中毒,兒童誤食5克即可致死,長期接觸還影響肝腎功能與生長發育。
軟泥玩具幾乎是所有孩子的最愛,可是,“有毒軟泥”危害了孩子的成長。硼砂作為核心有毒成分,5克相當于一小勺的量,孩子玩耍時啃咬手指、揉擦眼睛都可能引發危險。電商平臺銷售高純度硼砂粉,產品硼元素遷移量最高超標19倍,廠商虛構廠址、造假質檢報告……這類漠視兒童健康的產品亟待整治。
毒軟泥嚴重危害孩子健康,早已不是第一次曝光,之所以持續泛濫,商家追求低成本暴利與監管滯后無疑是兩大關鍵。一方面,廠商為控制成本、追求延展性,明知硼砂有毒仍大量添加,甚至將硼砂偽裝成“成型水”“凝膠劑”,刻意隱瞞成分、規避檢測;部分企業虛構廠名廠址,送檢時用低硼樣品造假,實際產品超標數倍卻公然售賣,對孩子的健康風險視若無睹。
另一方面,監管體系存在明顯短板?;谂鹕暗奈:?,我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但在玩具安全強制標準中目前尚未對硼元素遷移量作出限制,讓不法商家有機可乘。此外,依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對于不合格玩具,除了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以及所得之外,最為常用的懲戒手段是“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這樣的處罰力度無法形成有效震懾。
呵護孩子健康成長,整治毒軟泥必須拿出制度鐵腕,從源頭斬斷其生產和銷售鏈條。一是要補齊標準短板,推動硼元素遷移量等指標從“推薦性標準”轉為“強制性標準”,明確硼砂在兒童玩具中的禁用規則;二是要強化全鏈條監管,線上平臺需全面清理有關商品;加大抽檢頻次,建立“黑名單”制度,對違法企業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三是要大幅提高違法成本,讓“有毒軟泥”的生產者、銷售者感受到刮骨之痛。
唯有監管發力、企業守心、平臺盡責,形成全社會共治的合力,才能徹底清除“有毒軟泥”的生存土壤。
軟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