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四季青是什么樣?喧鬧的市場,忙碌的拉包工,和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
如果有機會去到位于九堡的E7杭州時裝中心——四季青時裝集團投資數億傾力打造的華東男裝品牌基地,那一定會顛覆你對四季青的想象。
九堡E7說是批發市場,但體驗更像是高檔商場,這里寬敞明亮,星巴克等休閑餐飲配套齊全,不遠處就是九堡客運中心站,1/9號線雙地鐵直達,開車來也有充足的停車位。室內1-2層是女裝,3-5層是男裝,1000+全品類的檔口有輕奢風、復古風、商務裝,潮流款和歐貨,原創設計師款、當季爆款,在這里基本都能找到。
“現在的市場和以前不一樣了。”四季青服裝集團董事長祝浩泉對于當前市場形勢的判斷:其一是要做“源頭市場”,當消費者趨于理性,更關注品質與細節,而非迷信“大牌”,作為源頭市場必然具有相當的優勢,其二是要讓消費者感到輕松、不擁擠,購物體驗好了,才能真正做到“來了還想再來”。
成立36年,四季青服裝集團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行業“龍頭”,各地政府競相邀請的對象,海外貿易商熱衷的合作伙伴,以及中國服裝產業生態的創新構建者。
這份地位的達成,源于其數十年的深耕與不斷蛻變。四季青是怎么一步步成為如今的模樣?作為四季青的“第二代”掌舵人,四季青服裝集團黨委書記、總裁祝慧良或許最有發言權。9月17日-18日,杭州E7時裝中心第二屆秋尚新·冬訂貨到來之際,潮新聞記者得以面對面與他交流,解碼四季青千億服裝帝國的精彩蝶變。以下為對話實錄,有刪節。
Q:四季青目前布局了哪些產業?怎么定位這些產業在集團中的戰略地位?
祝慧良:四季青服裝集團始創于1989年,經過30多年深耕,已發展成為一家聚焦服裝產業的商業地產集團,業務涵蓋服裝紡織商貿流通、專業市場、數智產業園、供應鏈基地、直播生態服務、產業空間設計、物流倉儲等眾多領域。下轄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E7杭州時裝中心、東方電子商務園、杭州四季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主體,構建起了業務版圖輻射全國的龐大產業矩陣,孕育催生服裝品牌超5000個。
1.以實體市場和產業園運營為主的商業地產板塊是集團根基與靈魂;
2.以直播生態服務、物流倉儲、供應鏈基地等為主的產業生態服務板塊是圍繞核心業務生長出的“賦能層”,旨在為傳統商貿插上數字化的翅膀;
3.以產業空間設計、投資管理等為主的產業投資與空間運營板塊,這部分構成了集團的戰略支撐層和“價值放大器”,通過在全國范圍內的戰略投資和布局(如滄州、成都、平湖、深圳等項目),我們將四季青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生態向外復制輸出,尋找新的增長極,實現“平臺之上,萬物生長”的生態愿景。
4.以品牌孵化、設計創新、產業研究為主的產業創新與品牌賦能板塊,是集團的“軟實力引擎”,我們聯合浙江理工大學成立服裝研究院,聯動商家成立服裝產業商會,全力提升四季青軟實力,聯動商家一起共同推動“四季青品牌”成為行業標桿。
Q:集團權重最高的是哪個產業?
祝慧良:從當前情況來看,權重最高的還是商業地產板塊,是集團的“壓艙石”,它歷經三十余年沉淀,貢獻了集團穩定的基礎和利潤。
著眼未來,我們已在全力布局與構建產業生態服務板塊,積極探索AI數字化賦能、直播新經濟生態、跨境電商等全新領域。如果說傳統市場是“場”的概念,而未來競爭就是“場+流量+數據+服務”的復合體。我們投資數智園區、打造直播基地、構建供應鏈服務體系,就是在打造一個新的“產業操作系統”。這個系統不僅能為我們自己創造效益,更能為我們平臺上數以萬計的商戶賦能,幫助他們降本增效、抓住新渠道紅利,從而與商戶共同成長,共享價值。這才是可持續的、指數級的未來效益。
(記者 張鑫/攝)
Q:這么多年,四季青的口碑都是非常好的,您認為四季青是做對了什么?
祝慧良:四季青的口碑,其實不僅僅是四季青服裝集團一家的口碑。在全國范圍內,提起四季青,已經是一個泛四季青概念,我們只是作為先行者,秉持店多隆市的信念,首倡了中國服裝第一街的概念,最終四季青的口碑能享譽全國,靠的是整個大杭海路街區所有同行心懷默契的共同努力。
從內部來講,我們做到的無非是三個堅守:
第一,我們始終恪守初心,堅守"平臺之上,萬物生長,助力四季青人實現人生理想"的使命——不是簡單租賃關系,而是與商戶共同成長,始終致力于打造一個公平、高效、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和完善的配套服務,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能在這里扎根、成長讓每個追夢人都能在這里實現人生價值。
第二,我們始終堅守“與時代同行,打造百年老店”的愿景,時刻保持危機感,用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把握好時代“趨勢”。從抓住改革開放下的商品經濟浪潮,到率先擁抱電商、直播等新渠道,四季青始終保持著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并敢于自我革新,引導和帶領商戶共同轉型,而不是固步自封。
第三,我們堅守“誠信經營”的價值觀為立身之本。“四季青”這個品牌之所以能成為馳名商標和金字招牌,背后是三十余年如一日對商品質量、交易誠信和商業信譽的珍視。我們建立了嚴格的商戶準入和淘汰機制,維護了健康的行業生態,這讓全國各地的采購商愿意相信“四季青”這三個字,讓四季青成為了大家來了還想再來的地方。
Q:四季青在哪些方面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基于怎樣的判斷?
祝慧良:基于對未來需求側、供給側、技術變革的變化預測以及商業競爭的深刻洞察,在目前四季青轉型的重要階段,在以下幾方面我們將著力進行改革創新:例如一、我們專業市場的運營需要從思維模式和運營模式方面進行大膽的改革。從市場管理型角色向綜合服務賦能角色轉變,向體驗式新零批商業空間升級,再重塑“人、貨、場”的關系。
二、我們調研發現,中國服裝自有品牌出口占比不足20%,相比歐美市場的60%仍有巨大差距,品牌化是提升附加值的核心路徑。
三、因地制宜優化特色布局。在全國范圍內,我們結合滄州、成都、平湖等地的產業優勢實施差異化戰略布局,并加強與深圳等時尚前沿地區的合作,整合國際資源。
Q:您怎么評價當前服裝行業的市場環境?
祝慧良:當前服裝行業正面臨著深度的“結構性調整期”,一邊是需求收縮,一邊是消費升級催生的品質需求,尤其是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推動需求從基礎功能轉向個性化表達,品牌化、個性化與多元化需求爆發;另一方面,傳統渠道客流分化、成本高企、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因素驅動服裝專業市場功能定位轉型升級,從傳統批發集散地向生態服務平臺轉型;第三是政策端,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要求“推動服裝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發展”,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強大的動力。
我們通過日常的走訪與定期商戶座談會等方式保持與商戶的溝通交流,了解商戶的訴求,能更好對商戶進行賦能。目前反饋比較多的主要是以下幾點:
1.流量焦慮:線下客流減少,線上平臺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2.庫存壓力大、同質化競爭激烈、綜合成本持續上升;
3.人才短缺;
4.轉型迷茫: 知道要轉型做品牌、做原創、做新媒體宣傳,要做管理,但知識面不足,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專業學習不夠。
Q:那么您認為解決當前問題的突破口在哪里?
祝慧良:對市場未來,我是持樂觀態度的。在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口紅效應,又叫超短裙效應,就是指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大額消費動力不足,人們反而會更愿意為一些花錢不多但是能夠提升生活品質、愉悅心情的小東西買單,比如一支口紅,比如一件物美價廉的新衣服。這正是我們的優勢與機會所在。
我們觀察到,真正受沖擊的是同質化、價格戰的模式,而創新、原創、服務型模式反而在增長。對于有準備的企業而言,危機永遠是行業格局重塑的最佳時機。
Q:四季青有沒有哪些舉措來幫助商戶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祝慧良:一、商戶全周期賦能與生態共建,通過集團鏈接“四季青服裝產業商會”、浙江理工大學等優質行業智庫資源,設置階梯式培訓體系;搭建“四季青商戶服務平臺”:提供營銷推廣、法律合規咨詢、工商稅務代辦、物流倉儲對接等全方面增值服務。還有持續推動“優質商戶”激勵計劃等。
二、用產業平臺化思維升維市場運營策略,包括市場環境優化與基礎設施升級,對現有空間布局與動線進行優化與場景煥新,對現有空間布局進行優化,集成餐飲、金融服務、物流咨詢、快遞寄存等多功能服務,進一步豐富商業配套,增強市場直觀吸引力與綜合競爭力,推動市場向現代化、品牌化、體驗式商業綜合體轉型升級。探索部署“智慧物業”:實施“服務響應SOP升級”,提升安保、保潔、維修等物業管理水平和服務響應速度,優化投訴處理流程。
(E7杭州時裝中心 受訪者供圖)
Q:E7杭州時裝中心的定位和四季青的老市場有什么不同?
祝慧良:老市場更綜合、更全面,幾乎涵蓋所有服裝品類,百花齊放。那么E7呢,更側重男裝,尤其是輕時尚男裝,更像是一條細分的賽道。
Q:九堡以前并不是這個服裝產業的一個核心區,集團為什么選擇這里?
祝慧良:早在E7市場之前,其實集團早在2002年就開始布局九堡。我們早就看好九堡是一片充滿潛力的熱土,是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重要橋頭堡,也是省市兩級重點打造的交通樞紐、商業重地。如今我們在九堡的東方電子商務園已經是國家級園區,E7所在的大市場,從創建伊始就是省市兩級重點工程,是我們選擇了九堡,但更是時代選擇了我們。
Q:您對E7杭州時裝中心的期許是什么?
祝慧良:希望E7在越來越差異化、細分化的市場上獨樹一幟,打磨出自己的專業特色、核心競爭力,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四季青,祝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