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交通大學”9月17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學2025級研究生開學典禮9月14日在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舉行。開學典禮上,校黨委書記楊振斌為新生代表授予上海交通大學校旗。
授旗儀式后,新生代表帶領全體新生莊嚴宣誓。這名新生代表身著戎裝,英姿颯爽——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屆本科畢業生、2025級碩士研究生張博龍。

新生代表張博龍帶領全體新生莊嚴宣誓。“上海交通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
張博龍于2023年9月入伍,服役于某部。不久前隆重舉行的九三閱兵,張博龍在方陣中光榮受閱。如今他重回交大攻讀碩士學位,軍旅經歷不僅磨礪了他的意志品質,也讓他對科技報國有了更深的體會,堅定了他將個人所學奉獻給國防事業的信念。
從校園到軍營,他堅定投身國防事業
參軍是張博龍自幼的理想,在家庭環境的積極影響與紅色文化作品的熏陶下,他逐漸形成了對軍旅生活的向往。張博龍的父親作為一名警察,長期支持他的選擇,進一步堅定了他參軍報國的決心。
張博龍在交大就讀本科期間了解到,國家鼓勵大學生參軍的相關政策,于是在本科畢業后,決定暫緩學業應征入伍。上海交大與國防事業聯系密切,交大深厚的國防教育傳統和錢學森學長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深刻觸動了張博龍。他在校期間系統學習了“兩彈一星”元勛的事跡,這些功勛卓著的科學家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要的崇高精神,堅定了他投身國防事業的選擇。

張博龍在九三閱兵方陣中光榮受閱。
“腦力戰斗”同樣磨煉意志,重返校園亦心系國防
張博龍所在部隊技術密集、裝備現代化水平高,不同于傳統野戰部隊,其任務側重于腦力勞動和技術研究。盡管體能訓練不如野戰部隊艱苦,但部隊嚴明的紀律和規律作息,讓他改掉了“拖延癥”和作息紊亂的問題。部隊經歷幫助他養成了雷厲風行、積極進取的行為風格,他感慨道“這些都是部隊帶給我的蛻變”。
部隊經歷也推動了他價值觀的進一步完善,從以往更關注個人發展,轉變為更重視社會服務和國家貢獻。

張博龍
退伍后,張博龍回到交大,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并確定以航天材料作為研究方向。他認為,國防工業是先進科技率先應用的領域,部隊經歷使他切實認識到國家在高素質人才和尖端技術方面的迫切需求。
目前,他正致力于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并計劃在未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長遠目標包括返回原部隊或進入國防相關科研機構工作。
責任編輯:高瑋怡張博龍,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