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登了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署名文章《大時代推動是〈三體〉成功的最深層原因》。文章總結了《三體》的海外傳播,給中國文化走出去帶來的一些啟示。
劉慈欣的文章既是經驗之談,也是感謝之詞。文中,他從《三體》這個故事的構思開始說起,分享了《三體》成書以及走出國門,不斷被國外讀者認可的過程。他認為,《三體》之所以能走出去,首先跟科幻文學本身就是世界性的文學有關。這一點很好理解,科幻文學是最能夠跨越文化和種族,引起全人類共鳴的文學體裁,《三體》對人類命運的探索是所有文明共同的命題。但他說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更關鍵:除了作品本身的內容外,還因為它們來自高速發展的中國。
他敏銳地意識到中國科技發展、中國智造走出國門,給世界帶來的震撼力,對國家形象的加持作用。可以說,所有的行業都會從這一過程中獲益。正如劉慈欣說的那樣:今天,《三體》在海外產生影響力,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密切相關,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進程,讓中國成為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國家,也讓中國的科幻小說在世界上受到關注。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黑神話:悟空》身上,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融合,以及精良制作和突破性創新,進一步點燃了全球玩家對《西游記》和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使其迅速傳播并被接受。
中國正日益成為高科技、創新、潮文化的發源地和匯聚地,并深刻影響著全世界。隨著國力增強,這種影響力必然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想從中國產品和故事中找到啟迪和新發現。也就意味著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諸如《三體》《黑神話:悟空》這樣的作品引起關注。
當然,《三體》的成功與大時代的推動分不開,也與作家本人的努力分不開。劉慈欣的成長過程,除了大時代以外,也帶有個人努力的深刻烙印。在時代的進遷中,敏銳地觀察社會的變革、文明的發展、科技的飛躍,從中得到靈感,思考并尋找答案,再將其融入到創作中,這也許就是劉慈欣能寫出《三體》這樣一部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科幻大作的重要原因。
大時代成就個人,個人匯合成了大時代。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更多精品的出現,更需要一個創作者集群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希望更多的作家、創作者不負時代,從《三體》中獲取成功的經驗,推動中國文化以更快的速度走出去。
責任編輯:高瑋怡三體,劉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