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非遺之家
(摩梭傳統服飾非遺傳承人 喇建莉)
大家晚上好,夜幕降臨,星河璀璨,瀘沽湖畔的風輕輕拂過我們的臉龐,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今晚,我們相聚在美麗的瀘沽湖,共同迎來摩梭人首屆轉山轉海節。作為摩梭人服飾的傳承人,站在這里,我心中充滿感恩與敬畏。感恩祖先留給我們如此深厚的文化瑰寶,敬畏這片山水孕育出的獨特文明與精神信仰。 我來自一個平凡卻充滿傳承力量的家庭——一個被文化浸潤、被使命守護的“非遺之家”。從小,母親手中的梭子在她手中如風穿梭,經緯之間織出的是云霞、是湖光、是摩梭女人一生的堅韌與深情。她用一匹匹彩布,講述著母系血脈的延續,也把溫暖縫進每一件衣裳、每一條腰帶。而我致力于摩梭人服飾的傳承與創新,每一道紋樣,都鐫刻著自然的崇拜;每一抹色彩,都映照著湖光山色的靈魂。摩梭服飾不只是穿在身上的布料,它是流動的史詩,是無聲的語言,是我們與祖先對話的橋梁。今天,我依然堅持用傳統技藝織就每一件衣裳,只為讓這份美,不被時間淹沒。
我的父親喇品德,是摩梭傳統醫藥的傳承人。他常年跋涉于山林之間,識百草、療疾苦,用最樸素的方式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他常說:“藥在山上,也在人心?!彼谋澈t里裝的不只是草藥,更是對生命的敬重。如今,年過七旬的他仍行走于山間,只愿這份來自大地的智慧,代代相傳。
我的小妹喇建英,是茶馬古道茶文化的守護者。她沿著祖先的足跡,重走古道,尋訪遺落的茶香。她深知,那一聲聲馬鈴響過的不只是商路,更是文化交流的脈搏。她將摩梭人的待客之道融入茶禮,讓一杯茶,成為連接世界的窗口。
哥哥用鏡頭記錄湖光山色,也捕捉每一個微笑的瞬間。但他拍的不只是風景,更是文化的流動——他讓世界看見摩梭人的生活之美, 我們一家分屬不同的非遺領域,卻懷揣同一個信念:守護,不是固守,而是讓傳統在當代煥發生命力。我們相信,文化的生命力,不在博物館的展柜里,而在母親的織機上,在父親的藥簍中,在妹妹沖泡的一盞茶里,更在每一位年輕人愿意傾聽與傳承的心中。今天,在轉山轉海的神圣時刻,我們一家人站在一起,不僅代表個體的傳承,更象征著摩梭文化生生不息的完整脈絡——醫藥、織布、攝影、茶道、服飾,五條河流匯成一條文化。
轉山,是敬畏自然;轉海,是感恩湖神。而我們所做的一切,是轉心——讓心回歸傳統,讓心守護文明。在此,我呼吁每一位摩梭兒女,無論身在何處,請記住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歌謠、我們的火塘與母系文化。也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走進瀘沽湖,了解摩梭人,體驗摩梭文化。
愿山常青,湖常凈,文化常新。愿我們的傳承,如瀘沽湖的水,清澈永恒。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