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莎姐”是一個溫暖人心的名字。當梅玫和同事在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開始組建“莎姐”青少年維權崗時,他們守護未成年人“向陽而生”的征程自此開始。
作為主要從事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工作的力量,重慶檢察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團隊代表堅持以“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的理念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聯動開展矯治幫教、綜合救助、普法宣傳等工作,用法治溫情照亮未成年人的成長之路。
創新
“莎姐”青少年維權崗的建立起源于辦案中的一個偶然想法。
2004年,剛進入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梅玫參與了一起未成年人搶劫案的庭審,被告席上男孩哭訴道:“如果我知道這是犯法,我一定不會這么做啊!”
男孩的聲淚俱下讓梅玫陷入了思考。“如果能在未成年人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給予他們及時的法治教育,將會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起到重要作用。”梅玫說。
于是,梅玫與其他6名檢察官自發組成了一個小組,利用休息時間,在區檢察院官網上建立未成年人工作網頁,發布講解未成年人相關法律問題的博客,其中還設置了一個留言板塊,統一用“莎姐”的“網名”與未成年人和家長們溝通交流、答疑解惑。
一個月后,“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在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誕生,這標志著重慶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化發展邁出了第一步。
為了讓普法更加生動,梅玫又主動擔任起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的法治副校長,每月定期義務到學校給孩子們講法治課。
梅玫還組織創立了首個“莎姐”法律社團,通過觀看法治電影、舉辦模擬法庭等活動,在學生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
不拘泥于“就案辦案”,20年來,“莎姐”發揚創新精神,在司法實踐中不斷拓新未成年人保護機制。
為避免“二次詢問”,“莎姐”龔珊等檢察官在重慶市中醫院創立全國首個省級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為孩子提供溫馨、安全的環境,還通過心理干預、醫療救助等全方位服務,幫助他們盡快走出人生陰霾,其“一站式”示范點建設標準被最高檢向全國推廣;
“莎姐”王莉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傷害案時,發現系父母教育不當所致。她“思前想后”,研發了“家庭成長風險防控一件事”模型,2024年11月,該應用在重慶上線;
……
一項項創新,有力“彌補”了未成年人保護的短板,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一頂頂“保護傘”。
大愛
2018年1月,涪陵區發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身亡。其妻子幾年前已因病去世,留下無依無靠的三姐妹。
3個孩子往后的人生該怎么辦?“莎姐”李非白和同事主動向公訴部門要來案件卷宗,反復走訪,為孩子尋找合適的監護人。她們還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減免了三姐妹的學雜費、餐費,爭取到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生活補助。
到這里,案子按程序已經結束,但李非白的關心卻并未停止。
后來,李非白察覺監護人有侵占、私分賠償款的動機。于是,她立即向法院致函,暫停發放剩余80多萬賠償款,并建立由檢察官及監護人共管的賬戶,將屬于3個孩子的部分賠償款存放到這個賬戶里。
“那段時間,孩子的親屬認定了我們要貪他們的錢,情緒非常激動。”李非白回憶,他們甚至將兩個年紀較小的孩子丟在檢察院門口。
看著兩個無家可歸孩子的可憐模樣,李非白就當起了她們的“臨時媽媽”。然而,面對兩個年幼孩子的‘爺爺和姑姑是不是不要我們了’的疑問,在法庭“舌戰”中都從不落下風的李非白卻一時語塞。她在心中暗下決心,要做站在她們身后的人。
“孩子不僅是父母的,也是國家的,如果監護人侵犯被監護人的利益,檢察官就要站出來,代表國家保障孩子的利益。”李非白堅定地說。
現在,三姐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記者來到三姐妹的家看到,窗臺上的綠植生機盎然,墻上一幅“家和萬事興”的十字繡分外顯眼。
“這是我母親生前一針一線繡的,她最看重家庭幸福。”大姐笑著說,如今,這一愿望早已成為現實。
對待每個孩子,“莎姐”都很上心,也很用心。20年來,她們用“大愛”守護公平正義,做孩子們堅強的后盾。
傳承
“莎姐”成為全國知名未檢品牌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檢察官的接續努力。
當孫文靜從師父吳健手里接過那些沉甸甸的卷宗時,她感受到“莎姐”二字的分量。
“師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們。”孫文靜說,2022年,罹患肝癌的師父在生命的最后幾天,仍在出庭。
“他將自己曾經作出不起訴后幫教的140余名未成年人的案件材料分別交給了我和部門里的其他‘莎姐’,讓我們繼續跟蹤和幫助。”孫文靜說。
至今,10多年來,這些孩子無一人再犯罪。
“對每個孩子,師父都不放棄,一旦發現這些孩子身上有不良習慣,他總是像一個老父親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反復教導。”孫文靜說。
接過師父的“接力棒”,孫文靜將100多名走岔了路的孩子帶回正途。
在一代又一代“莎姐”的努力下,無數迷途的孩子回歸正道。來自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莎姐”共幫助5000多名迷途孩子走出陰霾,其中200余人考上大學。
“只要涉及未成年人,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這是“莎姐”檢察官代代相傳的信條。20年來,“莎姐”始終用愛彰顯法治溫度,以法育人、以愛潤心,德法相伴,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寫下生動的注腳。
“莎姐”青少年維權崗,梅玫,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