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20日
在上甘嶺戰役中
一位21歲的年輕戰士
面對敵軍突突作響的機槍
奮不顧身撲向敵軍地堡
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孔
為大部隊打開了一條沖鋒的道路
最終壯烈犧牲
他就是黃繼光

今天是特級英雄黃繼光
犧牲73周年紀念日
讓我們一起緬懷英烈,致敬英雄
“有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 不立功不下戰場”
1950年6月25日
朝鮮戰爭爆發
1951年3月
黃繼光報名參軍
成為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2營6連戰士
后隨部隊開赴朝鮮戰場
這一年的他,剛滿20歲
臨行前,他留給母親一塊手帕
上面繡有“可愛祖國”四個大字
“媽媽,我馬上要到前線去了
你要想兒子的時候
你就把這張手帕拿出來看一下
你的兒子就在你身邊。”

1952年4月
黃繼光所在的第15軍
到三八線附近的五圣山陣地接防
有一天部隊組織戰士們觀看
電影《普通一兵》
電影中蘇聯紅軍馬特洛索夫
用胸膛堵住機槍口的畫面
讓黃繼光內心受到強烈震撼

與黃繼光同在一班的李繼德老人
回憶起當年看完電影黃繼光對他說的話
始終印象深刻
“要是我,也是這樣做。
犧牲一個人,能救出多少人來啊。”
1952年4月29日
黃繼光在最后一封家書中寫道
“男現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
站在光榮戰斗最前面
為了全祖國及家中人等過著幸福日子
男有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
不立功,不下戰場。”

用胸膛堵住機槍眼 犧牲時,背上留下碗口大的窟窿
信寄出5個多月后
朝鮮戰場上最激烈的一次陣地戰
上甘嶺戰役打響了
上甘嶺位于朝鮮中部五圣山上
是志愿軍中線的大門
也是扎進敵人心窩的一把鋼刀
1952年10月14日
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指揮部隊
對志愿軍發動以上甘嶺地區
為主要進攻目標的“金化攻勢”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堅守在坑道里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準備夜間出擊。 圖片來源新華社
每秒鐘6發的狂轟濫炸
把上甘嶺主峰的標高削掉了整整兩米
慘烈的戰斗持續了五天
敵人用190萬發炮彈將巖石構成的山頭
炸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
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
必須在天亮前占領0號陣地
一旦天亮,敵人會憑借空中火力優勢反撲
時近拂曉
再不拿下高地將貽誤整個戰機
關鍵時刻
黃繼光主動請求擔負爆破任務
他與吳山羊、肖登良組成了爆破小組
向敵人進發
黃繼光等人在距敵火力點
不到50米的地方被發現
照明彈、探照燈將整個山坡變成了白天
無數條機槍噴射出來的火舌
掃向他們隱蔽的地方
一名戰士不幸犧牲,另外一名身負重傷
黃繼光拖著受傷的腿緩慢地向敵人地堡爬去

在距敵火力點只有不到10米的地方
黃繼光向敵人投去手雷
但由于火力點太大,只炸塌了地堡的一角
未被炸毀的機槍又從殘存的射擊孔里伸出來
志愿軍的沖鋒再次受阻
在敵人的瘋狂掃射下
已經多處負傷的黃繼光斜爬到地堡一側
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最終壯烈犧牲,年僅21歲

“敵人的機槍聲瞬間啞了。”
親眼看到黃繼光犧牲的
時任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82迫擊炮連
指導員高晉文回憶
戰友們喊著“為黃繼光報仇”
沖了上去,一舉奪取了高地
戰斗結束后,黃繼光仍趴在地堡上
兩手緊摳著地堡上的麻包
子彈打穿他的胸腹背上
留下碗口大的窟窿

1953年4月8日
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
為黃繼光追記特等功
追授“特級英雄”稱號
黃繼光的精神 激勵后來者不斷前行
多年來,黃繼光的壯舉鑄就的偉大精神
猶如鮮活的血液
在一代代官兵的生命里流淌不息
黃繼光生前所在連
始終在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中當先鋒、打頭陣
先后被空軍授予“空降兵模范六連”
“抗洪搶險先鋒連”“黃繼光英雄連”榮譽稱號
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空降兵連”榮譽稱號

“黃繼光!”
“到!”
一直以來
“模范空降兵連”將英雄精神融入日常
每晚點名第一個呼點“黃繼光”的名字
全連官兵齊聲答“到”
表達對英雄的敬意

在“黃繼光班”里
永遠有著一張屬于黃繼光的下鋪
睡前,戰友會把他的被子鋪開
起床的第一件事則是把被子疊好
部隊外出拉練或執行重大任務
都指定專人負責把黃繼光的背包帶上

新兵入營、新干部下連
參觀的第一個場所是連隊榮譽室
教唱的第一首歌是《特級英雄黃繼光》

在完成重大任務時
連隊更是設立戰地移動榮譽室
舉行出征誓師、參觀和宣誓等儀式
進一步激發官兵們的戰斗意志
今天,我們緬懷黃繼光
緬懷同他一樣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
忠魂不泯,浩氣長存
英雄從未遠去
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責任編輯:蔡曉慧黃繼光,上甘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