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的2025年國際體操聯合會競技體操世錦賽男子雙杠決賽中,中國選手鄒敬園奪得冠軍。圖為鄒敬園在頒獎儀式上。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攝
家鄉的父老鄉親:
大家好!
寫下這封信的時候,我正在為十五運會做最后的準備。每天訓練都很辛苦,但一看到胸前的“四川”,心頭就有一股勁兒往前頂——我很驕傲,自己是一名四川運動員,是從巴蜀大地走出去的中國體操人。
我出生在“三江環繞、六山環抱”的宜賓,在這里第一次走進體操房,開始了自己的體育生涯。6歲到成都訓練,14歲進入國家隊,再到后來站上世錦賽、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腳下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四川這片土地的滋養。一路走來,我從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在戰斗——身后有教練的悉心指導,有隊友的并肩奮斗,也有一代代四川體操人的傳承。我的師哥鄒凱、馮喆,都是我成長路上的榜樣,他們身上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和彼此托舉的信念,一直在激勵著我。
這幾年,從大運會到世運會,我有幸在家門口感受到四川體育的力量。賽場上一浪高過一浪的“雄起”,是巴蜀兒女獨有的熱情。成都大運會上,在家鄉觀眾的注視下,父親為我掛上了金牌,那是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瞬間。
常年在國家隊訓練和比賽,回家的機會并不多,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味道。每次回家,聞到的第一縷氣息,總是那股熟悉的煙火氣。吃到媽媽做的麻辣牛肉,和兒時朋友邊吃火鍋邊聊天,總能暫時忘記賽場的緊張,只覺得巴適和安逸。
今年是我第三次代表四川出戰全運會,與前兩次相比,這回更多的是一種“匯報”的心情。我希望把這些年在國際賽場上積累的經驗、磨礪出的心態帶到全運會上,當作向家鄉父老的獻禮。無論成績如何,我都會拼盡全力,把每一個動作做好,不辜負大家的期待。
未來,我也想為四川體操和體育事業盡更多責任,給那些熱愛體操、富有天賦的孩子們搭建更好的平臺,讓更多川娃子因為體育變得陽光、自信、堅強。我相信,巴蜀大地還會走出更多世界冠軍。
四川加油,家鄉雄起!
鄒敬園
(作者為國家體操隊運動員)
感謝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支持
責任編輯:高瑋怡鄒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