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你一定看到了吧,這是我們的第85場。”11月23日,2025年淮南馬拉松賽道上,賀帥以1小時56分24秒的成績,沖過半馬終點線。
這是他第三次在家鄉淮南參賽馬拉松,不僅創下個人年度最佳成績,更讓他與父親合計的馬拉松場次達到85場,距離完成父親“跑滿100場”的遺愿又近了一步。
患癌父親生前想跑滿100場馬拉松
90后小伙賀帥,是安徽淮南人,如今在南京工作。提起他的跑步生涯,還始于2020年父親離世前的心愿。“常常遺憾沒有和父親一起跑過一場馬拉松。”
賀帥說,所有運動里,他更喜歡打球、游泳,不喜歡跑步,甚至很討厭,因為覺得又枯燥又無味。而同時,他的身體條件也不太允許,早前右膝關節前叉韌帶斷裂,半月板存在損傷,醫生曾明確禁止他參與跑步這類高強度運動。
然而,改變他的是父親生命的后幾年,與命運抗爭的精神。2016年,賀帥的父親賀明被查出肺癌晚期,醫生預判只有3個月的生命了。“那段時間,父親面對生死,也恐懼過,但他及時調整了自己。”
帶給父親力量的,正是一群跑者。“他在醫院里看到淮南馬拉松的跑者隊伍路過,那種向陽的精氣神感染了他,”賀帥回憶,此后父親開始偷偷鍛煉,哪怕上下樓都喘得厲害,仍堅持突破自己。
在患癌的4年時間里,父親跑完61場馬拉松,其中不乏6天6夜420多公里的超級馬拉松,“跑滿100場”是他最大心愿。即便到了晚期,身體極度虛弱時,他仍想掙扎著站起來跑步。
“有一次母親買菜回家,發現家里沒人,后來在路邊找到我爸,他還想跑,但實在是沒有力氣了。”2020年6月,賀帥的父親離世,生前他還簽下了捐獻眼角膜志愿書,成了一名器官捐獻者。
剛辦完父親葬禮的賀帥,暗暗下了決心,“我要替爸爸完成‘100場馬拉松’的心愿。”
“只要我跑著,父親就會一直在”
2020年,賀帥在南京參加了人生中的首場馬拉松,純新手的他毫無系統訓練基礎,右膝舊傷在賽程后半程發作,“每到一個醫療點,我都要噴鎮痛藥物才能繼續”。賀帥說,當時他的腦海里一直回憶著父親的點滴,“跑完,一定要跑完。”這個信念支撐著他,當賀帥沖過終點時,眼淚奪眶而出。“爸,我做到了。”
為了能夠長期跑步,賀帥去做了前叉韌帶重建手術,只為可以重新站上賽道。
如今,賀帥保持著一年跑七八場的節奏,不知不覺間,已經替父親跑了24場。剛剛結束的淮南馬拉松,對他而言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因為是回到家鄉來跑馬,從小在淮南長大的,很親切,也更有動力。”此外,淮南馬拉松的賽道離父親的墓地很近,“所以,每次回來跑都覺得父親在看著我,肯定也在祝福我,這次還創下了年度最快成績。”
在賀帥的跑馬記憶里,幾場賽事格外珍貴。南京馬拉松是起點,是為父親完成心愿的信念在支撐他,要開好這個頭;廈門馬拉松是父親生前最后一場賽事,他跑在賽場上,仿佛在那里接過父親奔跑的接力棒;長沙馬拉松上,他在橘子洲頭與父親當年合影的同一角度打卡,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同跑”。
更特別的是,賀帥每次參賽都會登錄父親的跑步APP記錄里程,讓父親的跑步賬號始終保持更新,“就像我們一起在跑”。
而賀帥也計劃好了,預計2027或2028年時會完成父親的第100場馬拉松,那一次,他將推著嬰兒車載著4歲的女兒一同奔跑。“讓這份傳承延續下去”。
當100場完成后,他還會開啟自己人生的100場馬拉松。“這已經不只是完成一個心愿,而是一種精神寄托,只要我跑著,父親就會一直在。”
責任編輯:潘陽薇賀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