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臺州11月26日電 藏羚羊在草原上奔騰的身影,北極熊在冰面上的驚人一躍,彩虹下遷徙的大象家族……翻開《搏擊人生》攝影集,上述畫面直擊心靈。這部跨越生命極境的影像記錄,是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籍攝影家許國安的嘔心瀝血之作。

北極熊躍過冰面。許國安 攝
鏡頭里,是山川湖海的磅礴壯闊、珍奇野獸的鮮活姿態;鏡頭后,是許國安與病魔間不屈不撓的生命較量。“面對人生的逆境時要頑強拼搏,讓人生更美好。”今年71歲的他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希望這本凝結自己近三十年抗癌歷程與環球攝影心血的攝影集,能帶給更多人前行的力量。
時間撥回1996年,一紙食管癌診斷書,將許國安拽入人生低谷。“精神上受到嚴重打擊,但堅持抗爭命運的決心支撐著我,必須和病魔死磕到底。”胸科大手術、數十次放化療,漫長的抗爭讓許國安遭受種種痛苦,但也讓他讀懂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精神可以讓我拓展生命的寬度。”
2007年,為緩解思想壓力、鍛煉體能,許國安拿起相機走上旅游攝影之路。從最初記錄沿途風景,到2010年專注風光攝影,再到2012年深耕自然生態攝影,鏡頭逐漸成為他與世界對話的橋梁。2014年退休后,一個念頭在他心中愈發清晰:“我要通過攝影作品,向社會證明癌癥病人并非只能安逸度日。”
18次進入西藏,15次深入可可西里、阿爾金山、羌塘三大高原無人區,3次穿越亞馬孫熱帶雨林,6次走進非洲草原,足跡延伸至北極點與南極大陸……正是這個念頭,讓許國安踏上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征程。
極端環境里,許國安既要與癌細胞抗爭,也要應對荒野的挑戰——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羌塘無人區,8級狂風引發的高原反應讓他重感冒纏身;在四川石渠縣與青海玉樹交界處,車輛陷入冰河,寒風刺骨且手機無信號,他與向導一度以為生命將止步于此……
然而,絕境中總有微光。“遇險一個半小時后,13位結伴穿越無人區取物資的村民恰巧經過,最終把我們救出。從那時起我才明白,自然之美不只是鏡頭里的壯闊,生命之韌也不只是個人的堅持,還有困境中人與人的互助溫暖。”許國安說。
在野生動物拍攝中,許國安始終堅守“不干擾生靈”的原則。今年1月,在四川、青海兩省交界的山野中,四頭雪豹正追捕巖羊,受驚的巖羊因看到他和向導的相機三腳架而遲疑不前。這是攝影師夢寐以求的捕食瞬間,但他和向導立刻躲開,為巖羊讓出逃生通道。

雪豹追捕巖羊。許國安 攝
在許國安看來,“積極應對”“合理規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是他人生各個階段的體現,自己也樂于向人們分享抗擊病魔、游歷世界的生命故事。
近日,在臺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的支持下,許國安向該市中小學校捐贈650本《搏擊人生》攝影畫冊。臺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表示,青少年的成長,既需要知識滋養,更需要精神引領。許國安用行動詮釋的生命力量,是“五老”精神的最好彰顯,與大陳島墾荒精神一脈相承。
談及未來,許國安說,他需要對自己拍攝的數百萬張照片進行認真整理,采取長期保存方式。“雖然70多歲了,我還是想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再去拍攝一些動物生存環境、動作等方面的作品,并形成一些特定物種野生動物的全貌資料,提供給社會參考。”
從病房到荒野,從膠卷到影集,許國安的“搏擊人生”早已證明——生命不會被逆境定義。而他傳遞的這份力量,正如他鏡頭下的萬千生靈,在歲月中以愈發蓬勃之姿綻放無限魅力。
責任編輯:高瑋怡許國安,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