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5月1日電 題:“90后”“草莓叔叔”追當“新農人”:用技術帶領鄉親致富
“歡迎大家來到‘草莓叔叔’直播間,現在大棚內有紅顏、香野、章姬三個草莓品種。”5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北固碾村一大棚內,“90后”小伙馬紅軍正“線上”為網友講解草莓種植相關知識。
1991年出生的馬紅軍從小生長在農村,2011年考入山西省農業大學。大一開始創業種地,大三種植大棚草莓,十年來,馬紅軍不斷學習,引進新技術,邊摸索邊實踐,從一個種植“門外漢”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新農人”,帶領家鄉民眾走上致富道路,他也被大家稱為“草莓叔叔”。
“創業伊始種西紅柿,由于沒有掌握種植技術,且那年4月連續兩天38度高溫,苗都給曬枯了。”但馬紅軍沒有放棄,大三暑假,他前往北京做志愿者,體驗、學習現代農場的生產、銷售、管理模式。
返校后,馬紅軍主動找到學院老師,希望在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申請試驗田繼續創業。正值山西農業大學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項目啟動,馬紅軍種植團隊成為首支入駐園區的溫室大棚種植團隊。
“種植草莓,需要打老葉、抽匍匐莖、疏花疏果。草莓要結好多穗果,因此這些工作幾乎每周都要做一遍。”起壟、澆水、采摘,所有環節馬紅軍都親力親為。天氣逐漸轉熱后,大棚里的溫度能達到40多度,馬紅軍說,進一次大棚,身上所有的衣服都會被汗水浸透,“為了自己的夢想,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為了種好草莓,馬紅軍查閱大量資料,認真學習、研究大棚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等,并不斷向周邊農戶與學院專業老師請教。
“我種植的草莓采用光纜板物理防治害蟲,并引進天敵吃害蟲,減少農藥使用草莓更健康。同時我們會給草莓澆灌紅糖引進微生物,這樣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更加豐富,土壤會更健康。”馬紅軍說。
“大棚草莓種植的第4年才慢慢賺錢,開始每年有1萬多元,近兩年每年收入近10萬元。”馬紅軍告訴記者,他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同時,他最希望能種出一顆非常安全、孕婦拿來就能吃的草莓。
現在,馬紅軍種植的大棚數量不斷增多,品種也由單一向多元化發展。他還引進一些國外草莓品種,目前共種植3畝,年產量可達1萬余斤。
近年來,馬紅軍的草莓種植團隊還積極與周圍農民交流,多次為農民講解相關專業知識和生產技術,帶動多家農戶種植無公害草莓。此外,其溫室草莓大棚還吸引了眾多在校大學生參與生產實踐。馬紅軍也經常在直播平臺進行種植、采摘草莓的相關知識講解,希望能帶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生態農業中。
“接下來希望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同時計劃把我們的草莓種植技術不斷輸出,帶動更多農民致富。”馬紅軍說,將努力把這份事業一直做下去,做好新時代的“新農人”。
作者 楊靜 王惠琳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