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泰國觀眾打開了一扇
認識真實中國的窗口。
今年61歲的奇布·吉尼勇是泰國知名媒體人,也是一個地道的“中國通”。
在近日舉行的“2023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媒體峰會”(簡稱瀾湄合作媒體峰會)上,《環球人物》記者見到奇布時,他一開口就聊起中國的針灸如何治好了他同事的肩頸痛、中國“雞娃家長”們有多焦慮,讓人不禁感嘆:這個老外“不外行”。
2022年開始,奇布頻繁往返于中泰兩國。當年4月,《探訪中國》開播。這是一檔由中國廣播電視總臺和泰國民族電視臺聯合制作的節目。奇布作為節目主持人,在鏡頭前向泰國人講述他和他的團隊挖掘到的關于中國的有趣故事。
·6月29日,奇布在北京接受《環球人物》記者采訪。陳佳莉/攝
“認識真實中國的窗口”
癡迷中醫的泰國學生溫仕德,是奇布很喜歡講的一個故事。
溫仕德一家三代行醫,他為學習中醫來到中國,甚至在自己身上試針檢查療效。在北京一家小診所里,溫仕德成了遠近聞名的“洋醫生”,讓越來越多中國患者接受了他這位泰國年輕醫師的治療。溫仕德有一個愿望,他希望回到泰國,讓他的中醫診所被更多泰國民眾接受,傳播中醫文化,普及最正宗的中醫治療方法。
從溫仕德身上,奇布看到了千千萬萬個從泰國不遠千里來到中國,并想把中國元素打包帶回泰國的人的縮影。
中國某知名女團前成員李紫婷,是節目拍攝對象中年紀最小但粉絲最多的一位。2018年,年僅18歲的泰國女孩李紫婷加入中國女團,獲得中國觀眾的喜愛。奇布想要探究,這個“00后”女孩給中國觀眾展示了什么樣的泰國特色,讓她在微博能擁有超過600萬粉絲。
·奇布在節目中講述李紫婷的故事。
《探訪中國》欄目的話題覆蓋了中泰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泰式按摩和泰拳為什么在中國走紅?中國的京劇和舞獅文化為什么能在泰國傳承和發展?在北京的泰國廚師憑什么勾住了中國食客的味蕾?泰國為何成為諸如《泰囧》《唐人街探案》等很多中國電影青睞的取景地?
跟著奇布的鏡頭,泰國觀眾不僅看到了中泰兩國人民密切的生活交集,也感受到了中國發展的脈搏和動向。
中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引領世界的同時,也走進了泰國正大管理學院智能科學研究所,成為一門中泰合作課程;去北大讀博士的泰國學生洪健城,面對中國應試教育的激烈競爭,艱難適應。在奇布看來,“技術和人才戰略,是中國在諸多領域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甚至躋身世界前列的主要原因。”
2020年底,《探訪中國》欄目獲得第八屆泰國金吉納利獎“大眾傳媒類”最佳電視節目獎,該獎項是泰國電視界最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
·《探訪中國》欄目獲得第八屆泰國金吉納利獎“大眾傳媒類”最佳電視節目獎。
奇布從事新聞行業30多年,《探訪中國》開播不到兩年,但作為這檔節目的主持人,《探訪中國》已經成為他日常介紹自己的一個主要標簽。
為什么想要做這樣一檔節目?奇布說,他身邊的很多泰國朋友對中國充滿誤解,所以,當有中國媒體找到他想合作拍攝這樣一檔介紹中國的欄目時,他欣然加入,并投入了幾乎全部精力。
奇布的同事尚猜·巴提瓦達納翁也參加了此次瀾湄合作媒體峰會。尚猜的爺爺和奶奶來自中國廣東,但他幾乎一句中文也不會說。尚猜對《環球人物》記者解釋,冷戰時期,泰國禁止公開教授漢語,導致很多移民二代、三代不會講漢語,也不了解中國。
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尚猜開始關注中國。有一次,尚猜跟朋友說要去中國深圳旅行,朋友竟然問他是不是要去買“冒牌貨”。上世紀80年代,深圳一度以生產仿真貨在東南亞國家中聞名,但如今深圳早已成為“中國硅谷”,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創新中心。這樣的巨大變化,朋友竟一無所知。
·奇布(左一)和尚猜(右二)在中國傳媒大學參觀傳媒博物館。陳佳莉/攝
“對一些泰國人來說,很難相信現在的中國比泰國更發達,有些也不愿接受事實。”奇布說,這種心理讓很多人不愿主動去了解中國現在的發展狀況,“《探訪中國》為泰國觀眾打開了一扇認識真實中國的窗口。”
“中國是友好的商業伙伴,
而非統治者”
奇布的“吃貨”天賦也被帶到了節目中。
2018年,奇布偶然在廣西柳州吃了一碗螺獅粉。粉一上桌,撲面而來的濃郁酸筍味,打開了他味覺體驗的新大門。此后,“嗦粉”成了他每次去廣西必須打卡的項目。他還把中國螺螄粉產業的消息制作成新聞在泰國電視臺播出,受到泰國民眾很大關注。如今,泰國民眾可以通過多個電商平臺購買到中國廣西產的螺螄粉。
在最新一期《探訪中國》節目中,泰國榴蓮成了奇布關注的主角。節目中,奇布去到泰國尖竹汶府塞刀縣的種植園,與一位農場主站在榴蓮樹下暢談。
·《探訪中國》中,奇布(右)和種榴蓮的農場主對談。
這里一顆顆飽滿的榴蓮采摘下來后,多數會銷往中國。泰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是泰國榴蓮最大的出口市場,占總出口量的96%,出口總額達30.9億美元。
農場主還告訴奇布,自從去年起搭上中老鐵路的快車,泰國榴蓮冷鏈運輸到中國的時間大幅縮短。這得益于中國政府倡導的“一帶一路”項目。
中老鐵路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通車18個月以來,中國25個省(區、市)相繼開行了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貨物運輸已覆蓋老撾、泰國、緬甸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平臺有很多,但目前最突出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比較美國和中國,中國在軟實力和合作方面表現更好,因為中國將自己視為友好的商業伙伴,而不是統治者。”奇布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2022年底,奇布把中國駐泰國大使韓志強邀請到了他的節目中。彼時,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剛剛在泰國曼谷結束,“中泰一家親”的理念在會議中被反復提及。韓志強在采訪中表示,作為中國外交官,他非常愿意將客觀的中國介紹給新聞媒體朋友,通過媒體讓泰國人民、世界人民全面了解到一個真實且生動的中國。
“真實且生動的中國”,這是奇布愿意展現給泰國觀眾的。“我非常贊賞中國取得的成就,尤其在科技進步和打擊腐敗上的決心。中國始終在泰國面臨困難的時候提供幫助,包括在應對疫情挑戰上,這也體現了兩國親密無間的友誼。”奇布說。
·奇布(左)采訪中國駐泰國大使韓志強。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