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14:24:00
來源:環球人物網
小號
中號
大號
石青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不是管企業的,而是為企業服務的。”石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扎扎實實做的,因為她深知只有企業發展了,行業才能做大做強。
1972年,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與國際接軌勢在必行。國家從1985年開始制定并試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1988年GMP正式頒布,1992年進行修訂,1998年將藥品生產企業進行GMP認證由“自愿”改為“強制執行”。石青意識到實施GMP一方面可以促進醫藥工業大發展,另一方面,也給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2008年,石青在韓國首爾與韓國制藥協會人士交流。
伴隨著全行業貫徹、實施GMP,制藥裝備是否符合GMP,已成為制藥企業選購設備時首先關注的問題。因此,研制、生產符合GMP要求的制藥設備成為制藥機械生產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
當時,藥機企業對GMP了解極少,更談不上去研發制造符合GMP的制藥機械。為了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盡快適應發展需要,石青多次組織召開研討會,學習1992年衛生部修訂的GMP,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編寫了《制藥裝備實施GMP指南》,并在行業里掀起學習熱潮。《制藥裝備實施GMP指南》多次再版,成為藥機企業的必備工具書。
“現在再看這本指南,發現當年對GMP的理解還是很膚淺。”石青很謙虛地說道。但就是當年這樣一本“膚淺”的GMP指南,為眾多迷茫中的藥機企業指引了方向,緊緊抓住了行業發展機遇。許多企業家紛紛表示,石青是藥機企業的知心人,為企業解決了不少難題。除了協會日常繁重的工作外,石青還特別注重傾聽企業呼聲,及時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遺余力地積極協調,做好企業和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的紐帶和橋梁。
上世紀末,國家決定淘汰小容量注射劑的主要工藝設備拉絲封口機,改用激光封口機。雖然激光封口比拉絲封口先進,但只有個別發達國家致力于激光封口工藝研發。小容量注射劑在當時仍是我國的主要劑型,用量很大,如果過早淘汰拉絲封口機,可能導致玻璃安瓿瓶小容量注射劑在一段時間內全面停產。
對此,不少企業負責人非常著急,紛紛打電話向石青求助。了解情況后,石青一邊撰寫書面報告,一邊親自奔走,面對面和相關管理部門溝通,分析利弊,終于將事情圓滿解決,拉絲封口機沿用至今。

1998年,石青(左七)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參觀藥廠。
制藥裝備行業雖小,但產品門類多,涉及的技術極其廣泛,專家不少但大多局限在企業產品領域,石青是業內對八大類產品技術都精通的少有的全能專家。
她憑著扎實的專業基礎、藥廠一線的實戰經驗、行業管理的大局觀,成為令人尊敬的制藥裝備行業領頭人。很多企業遇到技術和管理難題都會向石青咨詢,她來者不拒,客觀分析,給出專業建議,幫企業走出困境。
數十年來,石青精進不休、篤行不怠,腳步遍及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學習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帶領中國企業在發展中國家尋找市場機會。2018年,已近八十高齡的石青受日本企業邀請赴日參觀醫藥及設備展,她不顧年事已高,興致勃勃地親臨現場,了解最新設備,并與展商進行深度交流,陪同的日企人員被石青的專業水準和對新技術的敏銳所折服,紛紛豎起大拇指。

2009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石青(前排左二)率領的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協會考察團。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我國制藥裝備行業陷入低谷,不少企業對未來發展十分迷茫。石青及時在溫州主持召開了應對金融危機研討會,請國家經貿委和藥監局領導發言,為大家加油鼓勁。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冷靜分析有利因素,增強自信,才能走出逆境。”這是石青發言時的第一句話。在發言中,石青根據國內外形勢結合行業現狀,提出了“十三條”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指出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制藥行業機遇大于風險,更應借機進行行業洗牌,促進產業升級。她鼓勵企業苦練內功,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議企業可以進軍日化等周邊領域,延伸制藥裝備市場;同時更應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賣單機逐漸發展工程承包業務。
這無疑給與會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發言結束后,會場掌聲不斷。多年以后,曾經參加會議的企業家回憶當時的情景,內心還激動不已。之后制藥裝備產業很快走出低谷并不斷發展,充分證明了石青的分析和判斷是正確的,目前行業已有千余家專業制造企業,涌現了東富龍、楚天、山東新華等數十個產值上億元的明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