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我正在南蘇丹進行采訪,手機里突然“彈出”一則新聞,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水稻專家楊華德榮獲“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瞬間將記憶拉回到一年前。
那是2023年6月19日,剛剛走出布隆迪布瓊布拉機場,我便聞到了空氣中屬于田野的獨特芬芳。
個頭不高且精瘦、穿著干練的白色襯衣,中國援布隆迪農業專家組組長楊華德向我招呼揮手,隨即將我與同事帶上車,駛向近三十公里外位于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布拉馬塔(Buramata)村的駐地,這里也是中國援布隆迪農業技術示范中心。
布隆迪布瓊布拉的田園風光(2023年6月22日攝)。
沿途目之所及皆是田野,其中許多都是水稻田。布隆迪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業是其支柱產業之一,水稻更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瞧,這就是我們的雜交水稻田,長得比當地稻更大更高。”楊華德指著窗外自豪地說。
布隆迪地處非洲大陸東部,屬熱帶稀樹草原氣候,降水充沛,自然條件適合水稻生產,但受制于品種、種子質量、種植技術、基礎設施等多重不利因素 ,水稻單位產量不高,布隆迪一度飽受糧食短缺困擾。
這是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拍攝的水稻田(無人機照片)。
自2009年8月起實施援布高級農業專家技術合作項目以來,田壟間經常能看到中國農業專家和當地稻農共同勞作的身影。2015年,楊華德以第三期中國農業專家身份開始堅守在布隆迪,帶領專家組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幫助當地農民改善生產和生活。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楊華德在田間查看雜交水稻(右)和當地水稻。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農民晾曬稻谷。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農民在田間收獲雜交水稻。
“我們幾乎每周都出差,經常一個月有20多天都在其他區縣的水稻田里工作。”楊華德表示。在布隆迪的每位中國專家都皮膚干澀、雙手皴裂。
考察田地,帶領村民種植雜交水稻,檢查秧苗生長和健康狀況,培養當地的專業技術人員,層層帶動農戶增產增收……中國農業專家組深入布隆迪的田間地頭,足跡遍布該國14個省,通過對不同區域水稻栽培調研和試驗,為稻農提供了專業技術指導,解決了當地山區因稻瘟病減產甚至絕收的難題,幫助布隆迪農民大幅提高水稻產量。中國農業專家將14個省的36個示范村水稻產量從平均每公頃約3噸提升至9-10噸,為提升該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是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拍攝的一處雜交水稻田。
“我小時候時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雜交水稻幫助這里的村民孩子吃上了飽飯,我十分欣慰。”1964年生的楊華德說。
2018年,中國農業專家組將吉漢加縣寧加4村確定為首個水稻減貧示范村,村民夏爾同年起跟著楊華德等中國專家學習雜交水稻種植技術,連續5年獲得大豐收。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夏爾(左一)和朋友在稻田里給雜交水稻脫粒。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夏爾(左)和朋友在田間手捧雜交水稻谷粒。
過去,夏爾種植的本地水稻產量低,收入有限,生活艱苦。通過種植雜交水稻,夏爾不僅蓋起了新房,他還開辦了一個大米加工坊,提高了經濟回報,并為周圍農戶創造了就業機會。
在火辣辣的田間地頭,我背著兩臺相機沿著田坎走了好遠好遠。夏爾家的雜交水稻已經成熟,映入眼簾的金黃麥浪讓這熾熱陽光變得溫和,金色稻田在陽光下發出耀眼光芒。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夏爾在稻田里收獲雜交水稻。
收割、脫粒,夏爾和同伴行云流水般操作了起來,打谷的動作好似在田間舞動,充滿力量感,脫落的稻粒如雨般灑落,濃郁谷香在空氣中飄散。我雙腳扎在泥土里,記錄著這生動的畫面。
像夏爾這樣的“成功”示范戶,還有很多。雜交水稻讓農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因為讓家人吃飽飯,是這里的村民最樸實的愿望。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楊華德(左)在稻田間和當地夏爾交流。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當地農民夏爾在稻田里收獲雜交水稻。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當地農民夏爾在整理收獲的水稻。
2023年6月20日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農民在田間給雜交水稻脫粒。
“在布隆迪的生活條件確實比較艱苦,工作任務也頗為繁重。”楊華德說,“然而自然條件優越,我們有機會為當地居民推廣更多農業技術,創造價值,改善民生。即使再辛苦我們也心甘情愿。”
布隆迪總統恩達伊施米耶于2022年5月向楊華德頒發榮譽證書,表彰他為布農業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中國援布農業專家組(左一為楊華德)與翻譯在一處雜交水稻田考察。
楊華德等幾位農業專家在當地飽享贊譽,每每走在村中,村民們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跟他們互動。
2015年至今,多次延期,今年60歲的楊華德依然選擇堅守在布隆迪這個遙遠的“非洲之心”國家,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友誼和智慧播撒在非洲大地上,做中非友誼的使者。
“雜交水稻的推廣,能進一步幫助布隆迪發展成為區域性的農業強國,對布隆迪具有重要意義。”楊華德說。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平臺上不斷深化務實合作,中非農業合作結出累累碩果。
中布農業合作正全方位、多層次地推動布隆迪農業發展,這一進程見證著兩國合作與友誼,正如中國援布隆迪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前佇立的中布兩國國旗,在豐收喜悅中徐徐飄揚。
參與記者:吉莉、李成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