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相互交織,數字金融扮演賦能和支撐作用。在日前舉行的2024“銀行家論道”研討會暨中國銀行業排行榜200強發布會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對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增強金融普適性和守好金融風險底線等具有重大意義,要持續推動數字金融向縱深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五篇大文章”相互交織,相輔相成。前四篇大文章為數字金融提供新場景,數字金融為前四篇大文章打好數字基礎。北京農商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徐家琨表示,從“五篇大文章”來看,數字金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支撐,與其余四篇大文章都存在相關性。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網絡金融部高級業務專家和雯認為,現階段數字經濟飛速發展,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對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增強金融普適性和守好金融風險底線等具有重大意義。
通過數字賦能,銀行業豐富數字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深度。徐家琨認為,數字金融可以提升精準營銷水平。從實踐感受來看,精準營銷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分析準,通過獲取客戶的關鍵信息,從不同維度分析客戶需求。二是觸達準,通過整合數字化營銷平臺,把客戶精準地推送到相關渠道,獲得反饋之后再進行營銷分析。三是供給準,通過分析觸達之后了解給客戶提供什么樣的產品,且通過前兩個階段更精準地設計產品,比如對鄉村商戶推出“西瓜貸”“櫻桃貸”“板栗貸”等特色貸款產品。
廊坊銀行副行長陳樹軍表示,數字金融在金融服務中具有五大價值:一是擴大金融服務的廣度;二是提升金融服務深度;三是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四是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五是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推動數字金融向縱深發展
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并非一蹴而就。推動數字金融向縱深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需要商業銀行直面挑戰。
和雯表示,商業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面臨一定困難,如新技術變革下的跨組織協同、流程重構下的新技術的運用、業技融合后的數字化人才缺口等。和雯強調,商業銀行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發揮網點優勢,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升級,提供有溫度、有效率的一體化服務;另一方面要推動數字化商業模式創新,升級線上渠道體驗,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移動式服務。
與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相比,中小銀行不僅面臨技術薄弱、人才稀缺等共性難題,也面臨著自身實力不足等差異化挑戰。陳樹軍坦言,中小銀行實力弱、客戶規模小、經營范圍窄,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面臨戰略和戰術兩方面挑戰:戰略方面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專業戰略規劃等挑戰,戰術方面存在業務引領能力不強、技術架構基礎弱、數據質量差、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壓力大、人才缺乏、科技資源不足等挑戰。
陳樹軍建議,中小銀行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化轉型速度,堅持“客戶第一、產能為導、急用先行、持續迭代、確保基本”轉型策略,以及“理戰略、建隊伍、定重點、建敏捷、后復盤”實施策略,以提高客戶力、產品力、交互力、營銷力、風控力和服務力,聚焦優勢業務,打造差異化優勢,提高中小銀行整體競爭能力、服務能力。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