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這十年

專訪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

“芯”火相傳,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2022-09-23 16:52:12 來源:環球人物新媒體 作者:尹潔 周盛楠
小號 中號 大號

胡偉武:“芯”火相傳,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胡偉武:
  1968年出生,浙江永康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畢業,工學博士。現任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最近幾年,哪怕是最不關心政治的人也對中美之間圍繞芯片產業展開的激烈博弈感到震撼——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雙方搶占的“高地”是以肉眼看不到的納米長度衡量的。現在,集成電路晶體管尺寸已經縮小到納米級。1納米等于10的負9次方米,一般細菌的長度是500納米到5000納米。在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差不多有幾十億個晶體管。
  對于包括計算機、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來說,芯片相當于大腦,因此誰掌握尖端芯片,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動權。
  就在這個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總額高達2800億美元(約合1.9萬億元人民幣)的《芯片和科學法案》(簡稱《芯片法案》),對美國本土芯片產業提供巨額補貼,期望以此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為了遏制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美國正在打一套組合拳。除了《芯片法案》,他們還聯合韓國、中國臺灣、日本,想通過‘四方聯盟’來圍堵我們。”胡偉武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相比于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的身份,胡偉武的另一個身份更廣為人知——龍芯中科董事長。20年前,中國第一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芯片“龍芯1號”,就是在他的帶領下研發成功的。今年6月,龍芯中科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成為國產CPU(中央處理器)第一股。回顧這些年的發展,胡偉武感慨萬千。
  “西方的套路一直沒變”
  3年前,正當美國政府對華為圍追堵截,甚至下達芯片“斷供令”時,胡偉武在2001年寫的一篇文章《我們的CPU》在網上流傳開來。文章講述了中科院計算所研發“龍芯1號”的過程,胡偉武當時是研制組組長。
  “那時我們滿腔熱情,覺得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一定要有自己的CPU。”胡偉武說,“有一天深夜,大家在等待計算機運行結果時聊到了生死,都很感慨——我們比西方落后那么多,人家又不比我們笨,如果還是朝九晚五地搞研發,是很難趕上人家的,只有像當年搞‘兩彈一星’一樣拼命才可能趕上。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不受欺負。”
  差距并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胡偉武介紹,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第一代計算機人為“兩彈一星”造的計算機,所有芯片均是自主研發的,不受制于人。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離世界先進水平越來越遠。在他看來,芯片研發就像蓋樓一樣,必須一層一層來。有一段時間,國內覺得自己造芯片不如去國外買,所以放棄了“蓋樓”,直接購買國外核心零部件做組裝和應用,雖然組裝出來的產品銷量不錯,但當人家不再賣給你的時候,就會被“卡脖子”。
  胡偉武將中國計算機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到上世紀80年代是第一階段,完全自主但沒有市場化;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是第二階段,計算機產業徹底走向市場化、全球化,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也喪失了自主性,計算機研究和產業從CPU和操作系統兩大核心技術退出;本世紀10年代至今是第三階段,在市場化條件下實現自主性,在融入國際大循環的基礎上構建國內大循環,既要打造自己的獨立體系,也不脫離國際市場。
胡偉武:“芯”火相傳,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胡偉武(右二)早年在指導研究生學習。
胡偉武:“芯”火相傳,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2013年,胡偉武在華中科技大學與學生交流。
  “核心技術一定要自己掌握,不能依賴別人。幾十年來,西方對我們的套路一直沒變:當中國沒有某項先進技術時,他們就搞技術封鎖;一旦中國自主研發有起色了,他們就用各種手段打壓或延緩你的發展速度,跟你合資啦,給你‘技術轉讓’啦,總之不讓你發展自主能力。”胡偉武說。
  這些手段,他全都領教過。比如CPU,當中國自己造不出來時,西方壟斷國際市場,產品價格高昂;當中國努力多年后終于有了技術突破,西方馬上通過技術授權或合資的方式打壓中國自主研發的CPU發展。
  “2010年前后,在龍芯從科研院所走向產業化的過程中,國外多家CPU企業找過我,‘咱們合資辦個企業行不行?’‘我給你技術授權,你直接用行不行?’核心思想就是:我知道你龍芯做得還不錯,但沒有我的好,不如你直接用我的,源代碼都可以給你一部分,但你別再搞研發了。一旦進入這個套路,就要不斷跟著人家走,中斷自主研發的實踐,喪失自主研發能力,本質上是‘繳槍不殺’。”胡偉武說。
  近年來,隨著美國愈演愈烈地打壓中國科技產業,這個套路已經無法再迷惑中國人。尤其是最近的《芯片法案》,進一步暴露出美國的焦慮和不自信。比如,該法案鼓勵美國企業在其國內生產芯片,但又規定凡是獲得美國政府補貼的企業,10年之內不能在中國投資建廠,換句話說,不允許美國企業在中國擴大產能。這耐人尋味的條件里,隱含的味道昭然若揭。
  “美國恨不得把中國限制死,但毛主席說過: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美國對此很清楚,它封鎖的技術,中國肯定能造出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胡偉武說。
  從歷史經驗看,美國只能在短期內對中國搞技術封鎖,只要中國完成技術突破,產品會很快打入國際市場,且性價比遠高于西方產品。早年是衣服、鞋子,后來是家用電器,現在已經升級為高科技產品。
  “未來要三足鼎立”
  盡管美國想盡辦法打組合拳,但胡偉武認為中國的應對之策只有四個字:自力更生。目前,中國的信息產業主要構建在兩個國外技術平臺上,一是Wintel(微軟+英特爾)體系,二是AA(ARM+安卓)體系。胡偉武表示,中國一定要建立起第三套體系。“過去10年,中國信息產業最重要的一項成就是,我們正在形成一套獨立于西方的信息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雖然有些地方還比較薄弱,但體系內部企業已經發生了緊密的相互作用,且正在發展壯大。”
  CPU芯片和基礎軟件在信息產業里的地位,相當于工業里的鋼鐵、石油,是整個產業的基礎。工業要想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也要靠芯片來控制。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信息產業體系,等于在別人的土地上種莊稼。
  “毛主席、周總理那代領導人,帶領全國人民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他們很清楚,工業體系的基礎是鋼鐵和石油,所以花了很大力氣把這兩個基礎發展起來。改革開放后,有一段時間我們把發展重點放到了應用技術上,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變得有些急功近利,什么熱門就做什么技術,什么賺錢就做什么產品,卻忽視了體系建設。”
  胡偉武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時,其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全部計算能力加起來,還不到今天智能手機計算能力的1%,但通過自成體系的系統優化,成功實現了極其復雜的登月計劃。
  信息產業也是如此,能否建立自己的體系,取決于國家的綜合實力,也反映了一個國家真正的國際地位。它既需要理論,也需要實踐;既需要計劃,也需要市場。
  “20年前,我們做出了‘龍芯1號’,但直到2010年才開始市場化轉型。一開始很痛苦,走了很多彎路,摔了很多跤。”胡偉武笑言,別人辦企業是從零開始,他則是從負數開始的。
  “負數就是教條主義。我們最初相信‘學院派’,美國人的論文看得太多了,但對市場需求不了解,沒有肅清‘學院派’的流毒,結果一抬腿就摔跟頭。后來痛下決心,從象牙塔走出來,結合市場需求進行研發,終于完成了蛻變。現在我們可以在市場中打拼,能夠盈利,而且還上市了。”
胡偉武:“芯”火相傳,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2019年5月,“龍芯3號”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展出。
  10年前,占市場主流地位的英特爾CPU芯片,其性能是中國國產CPU芯片的10—15倍。為了彌補差距,我國啟動了重大專項工程和自主化應用試點,“龍芯”正是從那時開始在市場中發力的。
  當時,中國信息產業“兩張皮”的問題很明顯:研發能力集中在科研院所,但真正被企業所采用的技術幾乎都來自國外。科研院所每年總結時,自我感覺取得了很多成果、獲得了不少國家獎勵,但很少轉化為真正的社會經濟效益。
  黨的十八大之后,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信息產業的研發與市場進行了更為緊密的結合。尤其是最近5年,硬核科技的創新和應用得到了加速發展。按照胡偉武的判斷,中國被芯片“卡脖子”的問題在“十四五”期間會得到初步緩解,在“十五五”期間將得到根本性改變。
  “我相信到2027年左右,‘卡脖子’的局面會徹底扭轉。我們并不是關起門來什么都自己做,而是要將最核心的技術掌握在手中,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到2035年,當我們的自主體系完全建立后,世界信息產業會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胡偉武:“芯”火相傳,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2022年2月,浙江金華一家智能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
  “我們是為人民做龍芯”
  為了進一步打破國外壟斷,增強中國企業的科技競爭力,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芯片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的芯片半導體企業共有2904家,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上海、北京和浙江。隨著整個行業的蓬勃發展,從業人員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10年前,龍芯科研團隊的平均薪酬只有國際同行的幾十分之一。有段時間國家政策轉向,芯片以海外引進為主,政府資金支持大幅減少,龍芯連發工資都困難。直到2015年,團隊的平均收入也只是行業同類崗位的幾分之一。
  “我們很多骨干都面對過5倍、10倍的薪酬誘惑,但沒有離開。我總結了三條核心理念:一是堅持為人民做龍芯,這是我們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二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受得了委屈;三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胡偉武堅信,解決“為誰做龍芯”的問題是提高團隊戰斗力的根本。他常舉一個例子:“當年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如果按照國民黨軍隊的標準發軍餉,黨早就破產了,但為什么我們幾乎不發軍餉,戰士們還是跟著共產黨走,不愿跑到國民黨那邊去呢?”
  龍芯公司有一位80多歲的研究員,名叫黃令儀。作為中國半導體領域的老前輩和資深專家,她在66歲那年第一次見到胡偉武,詳談之后決定加入龍芯發揮余熱,成為一段佳話。
  快80歲時,黃令儀仍然每天到公司上班,拖著鼠標在電腦上查電路,胡偉武對她說不要這么辛苦了,黃令儀脫口而出一句話:“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黃老師小時候經歷過抗日戰爭,在桂林親眼見到一名5歲的小女孩在防空洞外被侵華日軍的飛機炸死了。‘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這種精神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到了今天,‘95后’‘00后’對美國、對西方更加了解,有了平視甚至俯視的視角。他們對自主創新的信心比我們足,這是最寶貴的,我也相信他們會做得更好。”
  目前,龍芯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在25歲到35歲之間,在胡偉武眼中是一群自信且潛力無限的年輕人。他希望國人對國產芯片也有這樣的期待。
  “有些產品像養豬,一年就出來了;有些產品像養牛,3年可以拉犁;有些產品則像養孩子,培養到博士畢業還不夠。希望大家對我們的核心技術產業有養孩子一樣的耐心。”(本刊記者 尹潔 周盛楠)

責任編輯:馮小玨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七仙女欲春3一级裸片在线播放| 色视频免费版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视频免费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久久婷婷电影网| 韩国伦理s级在线| 日本护士恋夜视频免费列表| 国产你懂的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综合|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2019天天干天天操|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蜜柚直播在线播放|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第一页|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五月丁六月停停|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啪啪免费小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女人被男人桶爽|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成年www| 日本毛茸茸的丰满熟妇| 农村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