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15:15:15
來源:環球人物網
作者:鄭敖天
小號
中號
大號
“人間疾苦,與我無異。凡來請召,急去無遲。”明代名醫江瓘的名言,代表了千百年來中醫師的莊嚴承諾。在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今天,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正成為共識。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世衛大會通過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以中醫藥為主體的傳統醫學章節,中醫藥就此進入世界主流醫學體系。針灸、推拿、火罐、養生等中醫藥療法與理念,在國際上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
這些成就的背后,有無數海外中醫藥從業者和支持者的辛勤研究與推廣。他們有的因機緣成為中醫藥國際交流的橋梁,有的長期為所在國民眾治療疾病,有的則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用中醫藥為當地民眾抵抗病魔。
在西班牙中醫界,拉蒙·馬利亞·卡爾杜克博士的名字無人不曉。32年前,拉蒙與北京廣安門醫院合作,在自己的家鄉安波斯塔市辦起第一家廣安門中醫診所。如今,該診所在西班牙各地建立了15個門診部,每年為兩萬多名患者提供中醫治療。拉蒙還組織歐洲中醫基金會,將中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醫部分譯為西班牙語,助力抗疫。

拉蒙正在參與中醫國際標準制定工作。
拉蒙與中醫的緣分,要從他“跨國救子”講起。30多年前,拉蒙的幼子患上重病,西班牙當地的醫生對此束手無策。瀕臨絕望之際,他決定帶兒子遠赴中國,接受中醫療法。在中醫師的悉心治療與調養下,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生命得以延長,拉蒙也堅定了將中醫引入西班牙的信念。
中醫診所創建之初,西班牙社會對中醫缺乏了解,拉蒙承受了巨大壓力,一度還被當地醫生起訴。但他從未泄氣。30多年間,他努力向社會各界宣傳中醫知識,編寫翻譯了數十種西班牙文中醫藥專業書籍,建立了西班牙第一所中醫高等學校,并積極推動制定中醫針灸國際標準。在他的努力下,中醫獲得了西班牙社會的認可,為許多西班牙人帶來了健康的生活。
無獨有偶,亞美尼亞姑娘蓋亞·薩圖里安也為中醫國際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完成中醫學業后,她前往莫斯科從事中醫醫學翻譯,將大量中醫文獻翻譯成俄文。加入俄羅斯針灸醫生協會后,蓋亞多次組織俄羅斯醫生前往中國進修,并在俄羅斯多個城市舉行“針灸大會”。這促進了中俄兩國間的中醫學術交流,讓中醫在俄羅斯社會中進一步生根發芽。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蓋亞親自參與抗疫,治療了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嗅覺消失的癥狀。

蓋亞正在參與中醫學術交流活動。
與蓋亞不同,愛爾蘭醫生保羅·邁克爾多與中醫“因武結緣”。作為武術愛好者,他在學習中國武術時,了解到了中醫理念,并立下了成為中醫師的志向。在英國完成中醫教育后,保羅發揚了自己通曉中西醫的優勢,通過中西合璧的診療方案診治疑難雜癥,大幅提升了許多患者的生活質量,也讓更多英國人從此開始信任中醫。
2022年3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明確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在此鼓勵下,世界各地的中醫師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了全球抗疫防疫工作中,以自己的方式踐行中醫“懸壺濟世”的理念。
歷史悠久的中醫,向來堅持“師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這一觀念也在海外中醫界得到了廣泛發揚。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醫藥研究中心主席鄭建強通過研究清代古方“五葉蘆根湯”,研制出了“五葉飲”作為抗疫代茶飲,并向當地民眾推廣。2020年3月,他召集成立了“馬來西亞中醫藥抗疫工作小組”,與馬來西亞國家癌癥中心的醫生張家玄一起制定了使用中藥抗擊疫情的方案。他還帶領中醫師進入新冠肺炎隔離與治療中心,與西醫團隊攜手抗疫,贏得了廣泛贊譽。
在抗疫工作上,出身印度尼西亞中醫世家的洪維浩當仁不讓。從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后,他在印尼泗水市開設了中醫診所,并從2019年起擔任印尼中醫協會東爪哇分會主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基于溫病學理論,結合中醫古方研制出了一款適應印尼本土情況的草藥配方,并向當地社區免費分發了近千包,得到了患者的積極反映。與此同時,他將中醫與印尼傳統醫學結合取得的成果,也獲得了印尼社會的認可。
今年7月,鄭建強、張家玄和洪維浩作為東盟中醫界代表,參加了中國工程院—東盟工程與科技院舉辦的“中醫與新冠肺炎的預防和復原調護學術研討會”,促進中醫在防疫抗疫事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張家玄、鄭建強捐贈物品給吉隆坡中央醫院。
中醫講究“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醫校友會副主席梁瑋真,就是這一思想的貫徹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她積極參與抗疫工作,使用中醫藥和針灸減輕病人癥狀,并通過食療等方式幫助病人康復。她也非常關注疫情期間居民的心理狀況,并多次撰文,從中醫角度探討如何治療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幫助新加坡人渡過疫情難關。
2022年5月,以上6位“中醫知音”作為海外中醫藥從業者和支持者的優秀代表,獲評為第二屆“絲路友好使者”。
拉蒙說過,中醫和中國文化是相通的,只有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醫。如他所說,這些名揚海外的“中醫知音”們,不僅繼承了中醫的高超醫術,也秉承了中國文化傳統中敬重生命的人道主義理念,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做出了各自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