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教育部獲悉,今年秋季開學起,全國小學和初中啟用新修訂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級使用,三年內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其中,語文教材增選了反映戍邊英雄事跡和精神的篇目。
語文課本增加戍邊英雄事跡篇目
陳祥榕被寫入新版教材
日前,央視軍事頻道《正午國防軍事》欄目披露了新版課本相關內容。視頻畫面顯示,新版語文課本增加了戍邊英雄事跡篇目。教材中寫道——
巍峨的喀喇昆侖山脈,綿亙于我國新疆南部。群山中的加勒萬河谷被稱作“生命禁區”,可在駐守的邊防官兵心中,始終擁有堅定的信念: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要用熱血和生命去捍衛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2020年4月開始,外軍公然進入中國領土構筑工事、設置障礙,蓄意挑起事端。6月15日,在兩軍會晤達成緩和局勢共識后沒幾天,外軍又一次越線搭設帳篷。我軍邊防團團長祁發寶奉命帶領營長陳紅軍、戰士肖思遠和陳祥榕等人,緊急前往一線處置突發情況。
據公開報道,2021年2月19日,《解放軍報》發表長篇通訊《英雄屹立喀喇昆侖》,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邊境對峙事件詳細過程。陳祥榕烈士2020年6月在中印邊防斗爭中壯烈犧牲。犧牲時,陳祥榕年僅18歲。他為了營救受傷戰友、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他曾寫下戰斗口號:“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中小學教材改版新變化詳解
教育部教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每個學科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強調要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強化實踐,推進跨學科主題學習。三科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素材選擇、編排方式等,均以此為依據進行了修訂,進一步體現了育人為本、素養導向。
新修訂的統編教材體現了幾大變化:
一是全面系統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教材修訂堅持一體化設計,結合各學科特點,細化具體安排。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全面呈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并結合相關學習主題介紹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
二是突出文化育人功能,進一步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學習內容。例如:語文教材,從《詩經》、諸子散文、漢魏古詩,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均有涉及,另外也有反映傳統文化的現代文,全套教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文共353篇。語文教材還增加了紅色經典篇目,新選入了《雷鋒日記二則》《井岡翠竹》《山地回憶》《我是青年》等課文。此外,語文教材增選了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篇目,比如,反映黃文秀事跡的《青春之光》,反映新時代航天員、戍邊英雄、科學家、教育家、一線勞動者事跡和精神的篇目,如《航天員寫給孩子的信》《“蛟龍”探?!贰短焐嫌蓄w“南仁東星”》等,全套教材反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選文共計54篇。
三是進一步推進國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相關重大主題教育內容進教材。例如:歷史教材新增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和對越邊境自衛還擊戰等內容,讓學生深入領會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道理。此外,教材還通過增選篇目、設置專題等方式,加強勞動教育、國防教育、科學家精神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等。
教育部教材局相關負責人還介紹,此次修訂工作還特別注意將社會關注熱點問題統籌考慮,比如,在語文教材修訂過程中,注重加強幼小銜接,調整了一年級上冊教材內容設計,降低了教材難度。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精減教材整體容量。一年級上冊的課文從14篇減少到10篇,識字課從10課縮減至8課,識字量從300字調整至280字。
二是延長拼音學習時間。將一個“閱讀單元”調整為“拼音單元”,“拼音單元”數量由原來的2個增加到3個;將難度較大的拼音課“i u ü y w”拆分為“i u ü”和“y w”2課。通過調整,拼音教學時間比原來增加1—2周,減緩起始階段的學習坡度,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拼音學習內容。
三是優化識字寫字編排。科學安排識字寫字序列,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入繁的原則,優先學習字形簡單、構詞率高、生活中常用的漢字,例如,先教授字形簡單的獨體字“口、十”,再教授相對復雜的合體字“葉”,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漢字基礎知識,提升識字能力。
另據了解,這次義務教育統編教材的修訂歷時兩年多時間,并經過550多所學校10萬多名學生的試教試用,最終由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核通過。2024年秋季學期首先在全國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2025年,小學一、二、三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使用,2026年,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全部完成替換。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自央視軍事、此前報道等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