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陳宏
【人物簡介】
畢業于復旦大學和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電子工程博士,曾在北電網絡、美國泰樂通訊公司、施耐德電氣旗下美國電力轉換公司(APC)、戴爾科技集團等多家知名跨國公司工作,現任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
在位于北京亮馬橋附近的思愛普(以下簡稱“SAP”)總部接受采訪時,黃陳宏剛剛收到一座金色獎杯。他眉宇舒暢,從案頭拿起獎杯笑著介紹:“SAP憑借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數字創新方案,榮選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精品案例。”12個獲獎單位中,SAP是唯一入選的跨國公司。
2022年11月9日,SAP可持續數字創新方案入選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
成立于1972年的SAP是全球知名的企業應用軟件提供商,致力于幫助客戶整合企業資源,規范生產流程,把運營效益最大化。2021年8月,黃陳宏出任SAP大中華區總裁。說到這次轉換賽道的原因,他的回答是“如今軟件定義世界”。“SAP的客戶遍布各行各業,每天客戶生產全球10萬輛汽車、52%的電影、70%的巧克力、86%的運動鞋。SAP的軟件系統支撐著全球87%的商業貿易,可以說是無可爭議的數字經濟運行底座。”
SAP中國辦公園區
“我一直喜歡探索新領域,職業生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變遷——上世紀90年代剛進入職場時做電信,當時通信是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后來數據中心越來越重要,我開始從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行業。再往后IT發展很快,我又去做硬件。我總是希望做對社會發展最有影響的事,現在到了云時代,我跨行到軟件領域,會有更多事情可以做。”黃陳宏說。
盡管擔任SAP大中華區總裁僅一年多,黃陳宏已將“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嵌入這家跨國德企的策略核心,并深入踐行。他提出“做云時代新型中國企業賦能者”的新定位,尤其注重本地聯合創新和培養本地化人才,“要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貢獻”。
對黃陳宏來說,這不僅是管理策略,更源于故鄉情懷。“60后”黃陳宏出生于江蘇南通,從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便赴美讀博,之后從研發工程師做起,經歷過產品管理、技術標準、市場銷售等不同職能崗位后,一步步進入管理層。2000年,他作為跨國公司高管回國時,又適逢中國入世,經濟騰飛,他的職業生涯也一路走高。
在數家跨國公司擔任過高管的黃陳宏,經常強調外企“要融入本地生態系統”,這意味著要在中國發展的宏觀走向中把握企業發展機遇。他說,如今數字化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引領力量。中共二十大報告也提出了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和綠色發展。根據這些宏觀趨勢,SAP要賦能“新型中國企業”向全數據、全鏈接、全綠色的方向全速發展,成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好伙伴、打開雙循環的“金鑰匙”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同路人。“這是我們未來十年都要堅持的方向。”
“這標志著,植根中國三十載的SAP已經進入4.0發展階段。”黃陳宏介紹,SAP的1.0階段從1992年開始,當時一些有遠見的中國企業希望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而SAP扮演了它們“信息化啟程的揚帆者”。中國入世后,SAP幫助中遠、中糧、五礦、中海油等企業與國際接軌,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出海的護航者”,這是2.0階段。接下來的3.0階段,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SAP也成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推者”,幫助中國龍頭企業彎道超車,在全球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SAP植根中國三十載
在這30年里,SAP陪伴了1.6萬家中國企業的成長。聯想是SAP最早的客戶之一,SAP幫其做全球供應鏈管理,一路助力其發展為大型跨國企業。2006年起,比亞迪通過SAP打造數字化運營能力,支撐全球業務拓展,如今已成功“出海”,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領先。海信也通過SAP取得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民族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作為清潔能源的領軍企業,三峽國際正借助SAP,全面開展數字化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SAP助力中國企業“出海”
說起客戶,黃陳宏如數家珍。他說,德國有很多“隱形冠軍”,雖不一定知名,但在各自領域有一技之長,跟中國的“專精特新”有異曲同工之妙。SAP的客戶中有80%是中小企業,多年來伴隨德國“隱形冠軍”成長,積累了大量經驗,也能夠幫到中國的中小企業。聯合榮大是耐火材料的行業標桿,曾面臨競爭激烈、成本上升、多業務管理難等挑戰,采用SAP系統后,打通了供應鏈、資金鏈、信息鏈,加速了業務模式向服務轉型,2021年還被工信部授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黃陳宏說,SAP一直在為中德的技術交流搭建橋梁。“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中德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國家,而SAP是德國‘工業4.0’的發起者和推動者之一,并積極向中國引入德國工業4.0技術——2015年在中德兩國總理的見證下,SAP和徐工集團簽署了中德第一個工業4.0合作項目。隨后,SAP積極推動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建設。”

SAP推動工業4.0技術交流與合作
他認為,德國公司的特點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腳踏實地”。SAP在全球范圍里,研發人員占了1/3,有著獨特的“工程師”文化。這與黃陳宏本人踏實務實、喜歡鉆研、極致投入的風格十分契合。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黃博士”而非“黃總”。記者與他交談時,也體會到他那種“博士范兒”,回答問題時條分縷析,幾乎每個問題都以“三段論”縝密展開。而他在和員工交流時,則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通過深度溝通,充分理解團隊的想法。
在黃陳宏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張照片,是他母校橄欖球隊比賽的場景。他說,這項運動強調的是細致的分工和默契的配合,企業也需要團隊協作。他特別注重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常對員工說:“人人都是發動機,當下的時代單打獨斗是不行的。”
在黃陳宏加入SAP的2021年,中國首次將“碳中和”和“碳達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黃陳宏說,實現“雙碳”目標時間緊、任務重,扎根中國三十載的SAP,要致力于通過數字技術精準量化碳排放,為中國“雙碳”目標做貢獻。這是SAP中國業務的戰略升級,將為企業的未來增長提供新動能。“雙碳是最大的風口,不僅會促進可持續發展,也能推動經濟的發展。”以SAP與“石化之城”盤錦市政府的合作為例,SAP為該市打造了城市綜合碳管理方案,并推出衡量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盤錦指數”,助力地方政府兼顧經濟發展和低碳管理。他還推動SAP牽頭成立“可持續發展聯盟”,從政策研究、方案指導、咨詢、落地實施等方面建立起開放平臺,幫助中國企業通過有效路徑——即數據透明、產業協同、商業創新,實現“人財物碳”一體化,推動減碳與發展齊頭并進。

SAP賦能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黃陳宏說:“在中國新的發展格局下,政府倡導的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綠色發展等,都為 SAP 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機會。30多年來,SAP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未來也將繼續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做貢獻。”(馮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