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如果不從“三農”問題的制度成因上獲得突破,只在技術層面小修小補,城鄉不能真正有效地一體化融合發展,將難以如期圓滿完成鄉村振興戰略,并順利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階段性目標。
8月3日,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一級巡視員趙長保蒞臨“人民學習”演播室,帶來了《推進城鄉融合的突破口、抓手和路徑》精彩授課。
趙長保通過以下六個方面展開課程分享:
一、城鄉融合發展:歷史背景、基本內涵與現實意義
城鄉融合發展是將城市和鄉村放在平等的地位,推動城市和鄉村共同進步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趙長保通過講解新中國以來的城鄉發展史,闡述了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解析了城鄉二元結構的形成過程,并指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客觀需要,是破解城鄉二元問題,釋放鄉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趨勢。
二、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與進展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要因地制宜探索出真正適合地方的發展道路,趙長保以農業大省吉林和沿海發達省份廣東為例,講述了不同地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他表示,農村改革試驗區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有益探索:推進空間布局一體化、推動產業發展一體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
三、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我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仍面臨著困難和挑戰,主要包括:1.經濟社會轉型過程尚未完成。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農村相比城市其公共基礎設施條件、公共服務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2.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農民收入水平偏低,農村發展條件落后;3.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平等交換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一些領域的資源要素投入仍存在城市偏向,一些地區的城鎮支持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不足;4.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制度尚不健全;5.合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工作局面尚需鞏固。
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應當堅持的基本方向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的條件發生了變化,新發展階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需要著重推進城鄉在主體結構、產業形態、要素流動方式、空間布局、公共產品配置格局等方面實現轉變,并進一步完善相關的體制機制。
趙長保認為,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應堅持四個基本方向:1.堅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2.堅持城鄉協同發力,有序推進城鄉雙向開放;3.堅持經濟融合和社會融合并重;4.堅持因地制宜、分步推進。
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點任務
趙長保表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包含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1.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2.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3.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4.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5.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6.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7.推進鄉村社會文化繁榮。
六、深化改革,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對于農村領域應如何發力迎接城鄉融合發展,承接城市的各種項目和發展的機會,趙長保表示,深化改革是進一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根本,并就如何深化改革給出五點建議:1.加強規劃引領;2.拓寬資金來源;3.完善用地政策;4.鼓勵人才下鄉;5.優化改革氛圍。